這邊,袁可立見此不由得問道:“陛下,羅刹國離我們如此遙遠,應當沒什麼威脅,讓錦衣衛提前去關注其動向是否沒有必要?”
“據朕所知,這個羅刹國很有軍事實力,極愛擴張,且擴張方式極度殘忍,另火器先進,若不加以注意,將來恐為我大明之患!”
朱由校很是凝重地道。
“是!”
袁可立回道,沒再繼續問皇帝是怎麼知道的。
“現在呀,擺在我們麵前最大的難題還是通訊的問題,我大明的疆域已經在開始擴增,將來勢必會超過國初!但是,這麼大的地盤,靠快馬難以速知較遠地方的政務,以至於中央統治不力,而勢必導致地方出現土皇帝,導致分裂!”
朱由校著就道:“也不知道他們研究電磁感應的臣子們研究有線電報進行的如何。”
“臣也仔細看了看科學院的學報,電磁感應的實驗他們已經做了出來,證明出這電磁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徐公親自牽的頭,想必有線電報也快了,聽聞,他們現在已經按照諭示,用電火花進行一段,然後突然停止一下,來表現兩種符號,然後用這兩種符號的排列組合來表示各類文字,接收者通過接受到這些一段火花和突然停頓的次數記錄後按照預先約定好的密碼對照本編譯,而得出消息,想必就快成功了。”
袁可立回道。
“希望能快點,到時候朕的鐵騎到哪裡,鐵路就修到哪裡,電報就能到達哪裡!”
朱由校頗為激昂地道。
袁可立拱手回道:“陛下的宏圖必當實現!”
而也因此,袁可立不禁暗自唏噓,大明的強盛如今居然每次都是依賴一次奇技淫巧的突破。
但袁可立也不得不承認,每次奇技淫巧的出現也都導致學問界出現更多的奇談怪論,以至於儒林都已經不再是僅僅理學與王學相爭,而出現了更多的思想。
故而,袁可立不得不在這時候稟報道:“陛下,國子監和皇家書院兩處的學生已發生衝突多起,想必東廠這邊也有所奏報,臣想問,朝廷是不是當管管?”
“先靜觀其變,國家強盛了,吃得飽穿的暖了,讀書的人就多了,讀書人一多,爭論就多,很正常。”
朱由校笑著回道。
他自然已經從東廠這裡知道皇家書院和國子監的士子多有衝突。
但這就是朱由校想要的效果。
他當年在皇莊內部設立社學、在各親軍衛設衛學,後又設宗學、宮學,讓自己可直接把控基層組織的領域直接接受新式教育,讓數百萬雇工子女以及軍戶佃戶子女接受新式教育,並設皇家書院,讓更優秀者接受更高等的新式教育,為的是有一,能出現一個新的士子階層,使得這個士子階層可以與接受程朱理學教育長大的士子們抗衡。
如今十來年後,總算有了些效果。
所以,朱由校現在才不會去橫加乾預。
甚至朱由校還有意加火,並在離開政事堂,回大明園勤政殿後,宣見了朱由檢,且對朱由檢吩咐道:“皇弟,你現在是朕任命的禦史官,可以進言,而現在皇家書院的第一批士子就要畢業了,你現在可以按照朕與你之前的設想,上本建言朝廷推廣拚音了,到時候好用他們充任先生,推廣拚音,以統一下語音,利於百姓識字認字,而使下之文字不在隻掌握於少數手裡!”
朱由檢常年跟在朱由校身邊,受他的影響頗深,其這一世的他比曆史上還要單純,因為他在這一世不再是皇帝,不用自己麵對許多難題,自然也就思考和行動的更純粹,也就點頭答應了下來:“請皇兄放心!”
朱由校則拍了拍他的肩膀,微微一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有時候,朱由校覺得曆史上這位崇禎帝其實真的更適合當一個執行者,而不適合當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