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西征:最終目標直抵莫斯科!(2 / 2)

除此之外,天下營兵,也就是招募的職業兵,皆整編為大明國防軍。

至於近衛軍、勇衛軍、虎賁軍則與錦衣衛、西廠皆屬於帝軍,其中近衛軍和錦衣衛屬於帝軍中的羽林禁軍。

所謂帝軍就是京師的軍隊,不負責駐守地方,隻負責出征和拱衛京師。

現在兵部負責整編的西征軍團也屬於帝軍,代表皇帝出征。

隻有等打下某地後,某地才由樞密院征調國防軍入駐防衛。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兵部部議認為,這次組建的西征軍團因有十二萬規模,所以需要提供的後勤供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有經驗的大臣調度不可,而這非現任漠蒙總督王在晉不能勝任。”

盧象升在關於大明西征的廷議上對朱由校如此進言道。

朱由校聽後說道:“據朕所知,他一向是不主張對外擴張的,可無可奈何的是,朝廷每次的對外進軍都得用他,他也因此跟著得軍功,希望他能習慣這種非己所願卻又因此加祿的生活,調任他為陝甘總督,負責此事!”

“遵旨!”

盧象升回了一句。

接著,朱燮元起身奏道:“陛下,西征統帥的職位還未定,另外,廷推這次掛帥出征的人有孫傳庭、周遇吉、秦可卿,亦請聖斷。”

“孫愛卿需留京統籌調度和培養後進,秦愛卿年邁,不宜遠征西北,何況將來在西南改土歸流,還要靠她,周遇吉這些年也曆練了出來,又正當壯年,正適合替國朝出征,鑄定西大將軍印,令其任定西大將軍,國朝以往派將出征隻掛將軍職,未免不夠彰顯國威,以後皆改為大將軍,由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官臨時兼任。”

朱由校吩咐道。

“遵旨!還有隨軍總訓導官,廷推有傅宗龍、張同敞、黃得功、汪喬年、楊文嶽。”

朱燮元回道。

朱由校看了盧象升一眼:“還是讓盧愛卿親自兼任,不然,除孫傳庭外,無人可以管束住這位周大將軍,另外,西北用兵,複雜之處在於民族複雜,而且信教也各不一樣,得有敢下狠手者,也得有知道克製者。”

“臣領命。”

盧象升回了一句。

接下來,樞密院正式確定了大明出師西征的時間為天啟十七年三月,主帥為周遇吉和盧象升,領兵十二萬,以長城為線,分南北兩路軍團,在河套會師後,再一同向肅州衛前進,進軍哈密衛,其中南軍團為漢步兵和炮兵,北軍團為漢化騎兵。

此時的河套一帶還剩一些蒙古小部落在這裡定居,他們自然不是大明西征軍團的對手。

所以,當他們知道大規模的大明軍團出現時,他們的首領是驚慌失措的,急忙就帶著部族開始往西遷徙。

而從河套到肅州衛一路上的長城外,還有許多未肯漢化的蒙古部落,這些部落此刻因為大明西征軍的西征而皆開始大規模往西遷徙。

已經遷徙到居海一帶的察哈爾部也不得不開始遷徙,其部的首領林丹汗因此頗為鬱悶:“該死的大明皇帝,這是把本汗攆到天涯海角去不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