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庚因此看著畢自嚴和溫體仁沒有說話,沉默片刻後,才道:“二公說我迂腐也罷,說我愚笨也罷,但李某始終不覺得這樣的行為能代表我中華文明!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我泱泱中華,當使外番對我畏威而慕德,而不是強吞其國,多行不義,早晚必被反噬!”
畢自嚴則微微一笑道:“閣老所言,仆會替你轉奏陛下,但請閣老不要指望朝廷會因為你的意見而改變,因為無論是君心還是民意,以及朝中大臣們多數人的想法,都不希望再以禮治國!而是以“忠”治國!”
“忠?何為忠?”
李長庚聽畢自嚴說後,便問了起來。
“太史公曾言:‘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複始。’
大明初以禮治國,然天下持禮者不能上行而下效,故禮崩樂壞,而不適合為國之政也!
如今,當回到夏之前,以忠為政!忠者,誠也!無論是對內對外,都當示之以誠,方是當今天下執政之要!”
“朝廷不承認莫臥兒帝國據有印度半點的合法性,並明確告訴莫臥兒之國,令其自動獻出印度半島,往彆處遷徙,便是示之以誠!亦如之前不承認羅刹國對西伯利亞及東西伯利亞的擁有也是示之以誠!”
畢自嚴說道。
“元輔,以下官看,就是我欲討伐你,會直接告之於你,你當準備好挨打,且你一定會挨打!便是示之以誠。是此意否?”
溫體仁問道。
“沒錯!對內也一樣,一旦明確告訴天下士民和外邦,大明要興兵印度半島,那朝廷就不能不興兵,否則便是不誠!而以致於,國家失信於民,失信於外邦。”
畢自嚴回道。
“元輔還真是會捏造新的治國之論,好一個以忠治國,無非是尊重‘契約’二字吧?”
李長庚冷笑著問了起來。
“沒錯,就是尊重契約,治國當信守承諾,說要怎麼做就怎麼做!”
畢自嚴回道。
……
“以忠治國,不錯!比以禮治國要好,禮得要求所有人都能做聖人,不但要守法,還要守德,這太難了!縱觀曆代帝王,守德者寥寥無幾,而大臣中,更是少見,但真若是找幾個不守禮且無大奸大惡者,倒是多若牛毛!另外,以禮治國,也會讓外番得寸進尺。卿可以以此執政。”
朱由校在得知畢自嚴於內閣的這番言論後,也表示讚同。
“臣謝陛下成全!不過,陛下,臣想說,李長庚此人雖說與臣理念不合,但他還是有能為的,也曾守南京有功,還是可以留用在內閣。”
畢自嚴這時候說道。
“朕知道!他這種人,心善,善良到會同情跟他沒有關係的莫臥兒帝國,既然他心善,就該多關懷關懷我大明的百姓,朕聽秦愛卿說過,在西南一帶,還有許多漢民熟番貧困潦倒,不像江南京師之民這樣富足,朝廷對他們不能不扶持,畢竟以後還得靠這些人去安定西南,乃至安南、緬甸。”
“所以,就擬旨讓李長庚升任文淵閣大學士,為西南宣撫使,去幫助那裡的漢民熟番脫貧致富,把善心用在本國的貧民身上,替他們解決問題。”
朱由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