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朱由校的諭示,劃定勢力範圍後,在哪裡定居的百姓就歸哪國統治。
而因此,居住在馬尼拉的漢人和土人都成了朱由檢的子民。
一個國家的建立,首先是建立行政製度和稅收製度。
對於行政製度,朱由檢直接照搬了朱元璋給藩王留下的一套官製,以表明自己是大明朱家藩王的尊貴身份。
而對於稅收,朱由檢也沒定太高。
這一世,他不是大明的崇禎皇帝。
沒有嚴重的內憂外患。
再加上,這一世,他也不再是隻長於宮廷的藩王,而是去過地方任官,看見過民間疾苦的藩王。
何況,他因為是大明聖皇的親弟弟,所以,其他國家也不敢冒犯他的崇禎王國。
所以,朱由檢沒有像曆史上加征各種餉一樣,不顧及百姓,也就把稅定的很低。
但饒是如此,還是有反對之聲。
“信王殿下!我們皆為漢人,可否對漢人免稅,或者對士子免稅?士畢竟是四民之首,得士之心便可得天下民心,如此,殿下您的藩國才能長久,不是嗎?”
馬軒因此就對朱由檢忽悠起來。
朱由檢則回道:“士的確當為民眾表率!當主動積極繳稅!這是聖皇對士子的聖諭,免稅之有無,隻能針對其財富之多寡,而非讀書之多寡。”
馬軒見朱由檢沒被自己忽悠成功,隻得訕然離開。
而在回到自己家後,馬軒則向自己的小廝掃月問道:“你打聽得如何,島上其他國家征稅之製是什麼樣的,可有優待儒士的?”
“回老爺,有!”
“細細講來!”
“朝鮮優待儒士,言漢人中的儒士,可憑在大明的功名在朝鮮獲得散官,其中,生員和監生,七品,舉人五品,進士直接三品,傑出可直接被聘請為堂上官,去漢城輔佐國王,有官身者,皆免賦稅徭役。”
“另外,倭國幕府和薩摩藩則是對所有漢人免稅免徭役!說是為了治下有更多漢人,好帶來更多更好的手工藝和學說思想。”
掃月回道。
這個時代,朝鮮的確崇儒,而且也是文人當政,也最為仰慕中華文化,所以,對大明的文人自然特彆禮敬,也願意用各種高官厚祿,招攬更多的漢人文士過去。
而倭國幕府和薩摩藩也是一樣,但他們的統治者在這個時代正是幾位銳意革新的明主,也就不僅僅是願意招攬更多可以帶來中華文化的漢人文士,還更願意招攬普通漢人。
因為他們知道普通漢人中,與不少手工藝者,擁有著他們國家沒有的先進手工藝技術,所以也就用對所有漢人特殊對待的方式,意圖吸納更多的漢人。
不過,作為舉人的馬軒對倭國幕府和薩摩藩的這種把漢人士子和平民一同對待行為倒是感到很不滿,也就說道:“這倭國幕府和薩摩藩怎麼能對漢人中的儒士和平民一視同仁!開化不及朝鮮遠甚,如今看來,真正的儒學其實是在朝鮮,告訴家裡人,把馬尼拉的香料坊關了,舉家搬遷到朝鮮王國的治區為民!”
“信王想讓我們交稅?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