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當暴君
“父皇最近下的一係列詔旨,最令人沒想到的是,要設立皇家文學藝術獎,而最高獎金竟高達十萬元銀幣!第一屆獲最高獎者竟是李漁和蒲鬆齡!”
“這簡直是令人匪夷所思!”
“這兩人雖然天下人已皆知其名,但這兩人是靠什麼傳名的,誰不知道?”
“這倆人皆是自甘墮落之輩!是靠取媚鄉野百姓和市鎮工人而揚名的文人,所以,在許多文壇大儒眼中,他們是不入流之文人。”
“而如今朝廷竟給予他們這麼豐厚的獎勵,父皇還給了他們倆一人一個國子監博士的閒官。”
朱慈灺說到這裡就看向了朱慈燦,問道:“二哥,你怎麼看?”
現在朱慈灺因為沒什麼文官士子願意跟他來往,也就隻得做起了朱慈燦的跟班。
朱慈燦也不好拒絕自己兄弟,也就任由其常在自己府裡走動。
而此時,朱慈灺便因此跟朱慈燦閒聊起來。
說後,朱慈灺就又問道:“這是不是意味著,父皇喜歡這些有市井俗氣的不入流文人,我們是不是該接觸一下?”
朱慈燦則擺手道:“這些文人和我們不是一路的,我們所要的是漢人之內部也要尊卑有序,皇族就當有皇族的尊嚴,士大夫就當有士大夫的清貴,黎民就該有黎民的覺悟!而我們所要的自由,也隻是交易的自由,但他們可不僅僅是要交易的自由,還要在人格上自由,思想上自由,言論上自由,我們招攬他們,謹防將來,他們給我們打真正的自由牌!”
朱慈灺聽後明白了過來:“也對!但父皇為什麼要收買他們,二哥,你對此怎麼看?”
朱慈燦回道:“自然是為了遵循他們推崇的生產者利益最大化的分配原則!”
“不是很明白。”
朱慈灺回道。
朱慈燦歎了一口氣,進一步說道:“父皇對所謂華夏民族的愛,是超過我們這些做兒子的,甚至都超過他自己!”
“朝廷這次得了這麼巨額的賠款,幾乎是羅刹國對外擴張數十年來的積累,一下子全到了我們手裡,是花不完的!”
“但父皇明顯是不願意把過多的賠款留給子孫,他擔心我們會將其揮霍掉,因而寧肯先自己去花在國計民生上麵,工程建設、技術研發,錢都投夠了,實在是沒地方花,就乾脆投到促進華夏文化的興盛方麵,而這自然是隻能投到文人身上,但他隻投給積極創作的文人身上,尤其是創作一些讓老百姓滿意的作品的文人身上,這李漁、蒲鬆齡之輩皆是此類代表!文學創作也是生產嘛。”
“明白了,還真是,但這樣,豈不逼著天下讀書人儘心於書齋為天下為百姓創作各類詩詞文章乃至戲劇詞話,而不願意奉承於我等權貴,為厚利而做我等喉舌了?”
朱慈灺問道。
“這就是父皇的英明之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