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波蘭國王跪迎大明王師(二合一)(2 / 2)

朱慈灼則因此接過了奧維茨基的投降書,且讓錦衣衛把奧維茨基等人押了下去。

沒多久,作為國王的奧維茨基就被關進了鐵製的籠子裡,由錦衣衛解往大明京師。

而奧維茨基在被押往大明京師的過程中,他看見,許多羅刹人正在東方人的指揮下,積極地為明軍運著糧食、建造著道路,且一個個都滿臉笑容。

“天啊,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什麼他們能讓這些羅刹人,為滅了他們的國家的人做事!”

奧維茨基因此很是不理解地在內心發出了疑問。

事實上,奧維茨基有此疑問也很正常。

畢竟現在的大明,嚴格上來講,的確已經是踏進現代文明的國家。

數十年的平民教育與思想統一建設,讓大明有了大量秉信天下大公、而當以生產者之利益為本之信仰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構成了大明現在從基層到中央朝廷的統治體係。

使得大明中央朝廷有著強大的動員能力。

而不像以前那種,皇權不下鄉,朝廷需要靠和地方豪紳合作,才能完成各類軍事和政治任務。

哪怕是吞並不過數年的原羅刹國地區,如今都充斥了大量來自大明內地的興明社讀書人擔任基層官吏,從而參與其分田分地和收稅、動員工作。

而奧維茨基也就因此看見大量羅刹人主動地在東方人的指揮下,把自家生產出的糧食的一部分交到指定站點。

奧維茨基自問他的聯邦國是做不到,在滅亡一個國家沒多久後,就能讓這個國家的人俯首帖耳地為自己運糧修路。

等奧維茨基被押到安西都護府,且看見這裡已經開通的列車時,他就感到更加的驚訝:“我的上帝!他們為何這麼聰明!竟然能讓這麼龐大的鐵製怪物在兩條鐵製軌道上奔走。”

奧維茨基以為在看到鐵路和火車後,就快要抵達明國的都城,而看到大明的皇帝。

但他沒想到的是,這才隻到明國核心區域的外部,離明國都城還有數千裡遠。

以致於,等他到了大明京師後,不由得感歎道:“自己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與之相比,真正如螞蟻與蒼鷹相比!”

奧維茨基是徹底地服了氣。

但他現在隻好奇的是,這樣龐大的帝國是如何經營起來的,為什麼沒有發生分裂,各地的人為何能接受一個君王的統治。

牛頓也在好奇這個問題。

他現在已經成為大明京師華夏大學堂對外教化學院的學員,與同被帶到大明的其他自然科學領域的劍橋大學學者,一起在這裡接受漢文學習。

這所學院是朱由校下旨讓設立的,目的是對被抓來的西夷學者,和因投降或主動歸順的君王進行漢化教育。

奧維茨基自然也會被帶來這裡,如果他被宣判無罪的話。

……

“前線戰報,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奧維茨基已投降,該國已被我大明吞並!另外據和國公奏報,負責去歐洲腹地開辟疆土的大明官兵已在奧地利、捷克、薩克森諸國境內,建立起多個大明統治區,並請朝廷儘快任命各類官員。”

朱由校這裡從張同敞口中得知了波蘭立陶宛聯邦被大明覆滅的消息,並因此笑了起來,對張同敞說道:“倒是沒想到,這個波蘭立陶宛聯邦怎麼不禁打!”

“豈止是不禁打!整個歐洲腹地想必都沒辦法應對我大明帝國的擴張策略,用一顆印一杆槍再加上分田分地的政策,就能迅速在他後方自立為王,除非這些歐洲番國貴族能夠放棄自己的家業收買農奴,否則,就無法是我大明的對手。”

張同敞因而笑回道。

“吏部這邊得加緊任命各統治區的官員!”

“另外,這倒是個可以加速統一的法子,基層考核優秀的官吏不必等候實缺出現後再升官,先升為更高階的候補官吏,然後派到莫斯科去,隨時補充到地方,因傷或年齡退伍軍官也先留著莫斯科,等候任命!”

“另外,三法司廷議一條議罪條例,凡犯相關罪之官吏百姓,若有膽識願去萬裡之外,敵國後方,發動奴隸造反,而替大明開辟新疆域者,可以這種方式戴罪立功,若死在敵國,則所犯之罪不予追究;若在敵國後方真開辟出疆土,則算是立功,可被任命為當地官員;若叛投敵國,為敵國做事,則將來一旦被捉拿歸案,則必舊罪新罪並罰,且從重處置!”

派小股精銳部隊去敵國後方策反底層農奴,本就是朱由校給朱慈灼和周遇吉等下達諭示時所提到的想法。

如今,朱由校見這樣的效果還不錯,而為了加快統一進程,便想到漢人中犯罪之人,是否也可以能不殺就不殺,能不關就不關,而是以戴罪立功的方式派到全球各地去,為大明開辟疆土。

由朝廷開具允許開辟疆域且暫時替朝廷管理的文書,而讓這些罪犯中的漢人也能發揮些價值。

“陛下,這樣的話,怎麼能才確定他們是真的願意去開辟疆土呢,萬一他們在被釋放後匿藏起來怎麼辦?”

盧象升問道。

溫體仁則在這時候說道:“不如讓他們交保證之銀!”

“朝廷也不用去管誰是不是真心要去開辟疆土來為自己贖罪的,直接規定,要想改為流放到海外敵國處為漢家開辟疆土、就得交多少錢,買改罰且開疆文書,有此文書和戶部底案者,才可被改判為流放海外,有專門的執法艦船送去敵國後方,不同的罪刑,自然交的錢不一樣!”

“這樣的話,就算交錢改判者,沒有去開辟疆土,朝廷也能靠買文書充實了國帑,如此倒也能用這增加的國帑組建更多的艦隊,繼續由以朝廷的名義去海外開疆辟土!”

“當然,如果平民百姓沒有犯罪,而也想為朝廷開疆辟土的話,可以買與之類似的出海文書,隻是出的錢要少許多,總有敢於去海外淘金的平民百姓,尤其是閩粵一帶的。”

朱由校點首:“這是個法子,你們在廷議上議一議,擬出題本來,交朕禦批,然後推行於天下。”

這樣一來,大明算是在繼允許權貴出海開辟疆土建國、主動分封宗室勳貴出海立藩國後第三次以朝廷的名義讓人去海外開疆辟土,隻是這次是允許平民這樣做。

可見,為了把全球資源儘快的囊括到漢人手裡,朱由校已是不停地降低對去海外建國之人身份地位的要求。

“陛下,以臣之見,將來我大明在海外要開辟新的統治區,而要策動當地百姓成為大明之民的話,還得考慮到語言風俗的問題,不如,把現在已吞並區域內,且已接受我大明興明社理念的外夷平民中的有覺悟之人,選送到京師進行更全麵的漢化培養,培養合格後,就讓他們也去為大明開辟新的統治區,或者幫助我漢人在其聚居地開辟統治區。”

張同敞這時候建議道。

朱由校點頭:“甚好!以後留學生的教育,就由接受外夷貴族階層的留學生為主,變為選擇培養外夷平民階層的留學生為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