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新的比賽(1 / 2)

接下來的時間,陸恒跟著林伊輪去跑製作,各個環節林伊輪都要盯著,力求儘善儘美。

按照他們之前商量的,這張專輯整體打包讓林伊輪的公司做。

陸恒反正手裡握著那麼多資源,嫌麻煩的他選了最簡單的方式——拿銷量的二成。

雖然八成是林伊輪的,但前期得往裡麵墊錢。

現在唱片市場火爆,生產廠家供不應求,不真金白銀沒人給你做,單單這一項,至少就三分之一了,剩下的還有發行鋪貨、宣傳成本等等。

也就是說,隻有銷售到一定數額,林伊輪才能賺錢。

雖然他們評估過風險很低,但沒人敢保證一定可以。

陸恒就不一樣了,隻要賣一張他就能拿一張的錢,所以那天陳虹說林伊輪對他挺好的。

按照計劃,陸恒畢竟是新人,一開始不會製作太多,隻定了五萬張的量,價格在10到12之間浮動。先往大城市發行,後續看情況再說。

陸恒即使知道前世《唯一》很火,但這種事情他也不敢說十拿九穩,同樣一首歌,原唱者沒火翻唱火了的事情比比皆是。

而林伊輪就不一樣了,首發直接五十萬張,定價15,而且後續加製的合同都簽了。

即將啟動宣傳的時候,林伊輪這一天給陸恒打電話:

“你現在打車到央視來,給你談了個首次亮相的機會!”

到了地方陸恒才知道,林伊輪把他弄進了今年的“大紅鷹”杯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

這個比賽是兩年一屆,今年是第八屆。

“不是都比賽一段時間了嗎?”陸恒小聲的問。

之前陸恒他們小品比賽後,就開始了青歌賽啟動,現在已經過去二十多天,估計都錄幾期了。

林伊輪擺了擺手:“我給節目組製作人聽了你的專輯,覺得你完全可以略過開始的初選。然後他拿到會上討論,通過後把你加進來了,直接參加接下來的比賽。”

陸恒驚喜不已。

這位哥,果然是央視的寵兒啊,太六了。

在這個網絡推廣不發達,各衛視一團亂麻的年代,隻有央視才是爹!

最大的宣傳平台那可不是蓋的,很多家庭沒裝閉路線,在屋頂架根天線,首先收到的台就是央視!

在這個隻有看電視打發時間的年代,多少人在這上麵一夜成名。

尤其是青歌賽,美聲和民族就不提了,通俗唱法組造就了多少歌星。

86年第二屆的銀獎韋唯、銅獎毛阿敏,88年第三屆的杭天琪,90年第四屆的金獎張咪、銀獎蔡國慶、銅獎陳紅和解曉東,92年第五屆的金獎孫濤、銅獎孫悅。

而林伊輪,就參加了94年的第六屆,拿到銀獎。

跟他同一屆拿銅獎的,還有唱《中華民謠》的孫浩,和《三個和尚》、《大哥你好嗎》、《潮濕的心》的甘萍。

96年的第七屆稍微弱了點,隻有一個滿文君拿了金獎,最後作死把自己給毀了。

隻要在這個上麵獲得了名次,不說一夜成名,至少短時間裡有極大的關注度,而陸恒就可以趁熱打鐵宣傳新專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