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裡三所院校最後一站,中傳媒。
或許是第二站他那句話的人氣加持,中傳的學生更加熱情。
提問的學生一個接一個,特彆是中傳導演係的學生,一個個眼裡都是激情和向往。
同為導演係的學生,對方才大二,馬上就要開拍第三部戲了,太打擊中傳的導演係了。
難怪都說北電的導演,中戲的演員,沒他們中傳啥事。
台下一個個學生爭相提問。
主持人笑著把機會給了第一排一個白白胖胖的女生。
那女生站起來拿著話筒興奮地道:“李導您好,我是導演係大二學生,我叫楊思維。”
楊思維,好熟悉的名字,怎麼感覺好像在哪聽過,李琛心裡琢磨。
那白胖女生的聲音打斷了李琛:“李導,您是導演製片一把抓還兼著編劇,這樣會不會影響電影質量?”
李琛多看了對方幾眼,倒是個很討喜的長相,問的問題也問到點子上了。
李琛笑著道:“你說的不錯,三者兼顧難免有疏漏的地方。”
“國內這樣倒算常見,但在好萊塢,製導分離才是常態。”
“我個人認為,製導分離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電影模式。”
楊思維追問道:“那您為什麼要身兼三職呢?”
李琛笑道:“以後就不會了......”
不出意外,在中傳的那番話第二天又傳了出去,這兩天他算是出儘了風頭。
也為石頭的宣傳開了一個好頭。
寧皓拍石頭的時候,受製於資金限製,基本就是默默上映了。
靠口碑發酵拿下了近成本七倍的票房,一開始隻在山城,蓉城,魔都和京裡四大城市上映。
後來一看賣座才開始增加拷貝,隨之而來其他城市才陸續上映。
李琛這兩天的發言,圈內的大導演都褒貶不一。
但在外行人眼裡,李琛已經有了成為大導的氣質。
發言帶有一種預見性的味道,講的都是發展趨勢,選角規則這些聽著就很大的命題。
趨勢,規則,聽著就讓人覺得很高端。
第二天,石頭劇組要上《娛樂現場》節目。
《娛樂現場》是國內第一檔,也是最權威的大型娛樂資訊節目,是由光線傳媒創辦。
這兩天報紙上都是李琛的消息,劉一菲也看到了。
一條QQ彈了出來
“這兩天劇組都在談論你。”
李琛坐在車上,看了看。
“談我什麼?”
“說什麼的都有,我不告訴你。”
“嗯,我這邊要上節目,先不說了。”
......劉一菲放下手機,就看見蔡藝濃走了過來。
蔡藝濃笑道:“一菲,李導那部石頭的宣傳會不會來浙江?”
劉一菲一愣,隨即笑了笑:“我也不清楚。”
蔡藝濃笑道:“沒事,那我問問他。”
劉一菲見蔡藝濃走了,又發了個Q。
“剛才蔡總問我,你們會不會來浙江宣傳。”
到了光線傳媒的娛樂現場節目。
主持人的提問就比三大院校的主持人溫潤多了。
問了問拍攝間的一些花絮和趣事。
李琛著重爆料了黃博的敬業程度。
為了演好‘黑皮’這個角色,他把身上抹滿又臟又臭的下水道泥,連續餓了好幾天。
那味,彆提有多提神了。
節目現場氛圍融洽,所有人都笑望著黃博。
下了節目,剛一出門,迎麵走來一個四十上下,一身儒雅氣息的中年男子。
得體的米黃色西裝,整個人給人的感覺成熟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