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沒有立刻回應,而沉思的片刻後,才斬釘截鐵道:“臣願立下軍令狀,保證年底之前完成陝西衛所的整頓計劃!”
“好!”
崇禎拍了一下手,沉聲道:“既然你都敢立下軍令狀,那朕也給你個承諾,等你完成陝西衛所和邊鎮的整頓後,朕調你回朝廷,入中樞!”
“聽清楚了,是衛所和邊鎮!不是單純的衛所!”
“臣明白!”
洪承疇知道,這是又一次遷升的機會。
他做出保證是有依據的,現在是四月初,西安和鳳翔兩府已經完成耕地還民了,最多兩個月其餘六府都能得到消息,隻要鬨起來,他就能動起來。
剩下六個月的時間是緊了一些,但也不是不能完成。
而崇禎說的是調回中樞,等整頓完,估計軍機處也差不多能搞起來,調回去放在眼皮子地下搞戰略戰術,人儘其才也能放心一些。
“大明軍紀監察部的人估計再過一段時間就來了,到時候會配合你們一起整頓,具體的標準他們會告訴你,整頓的主體是你們,監察部是負責考察和監督,提出建議和意見,記住了,不可發生衝突,遇不決之事,六百裡加急送回北京城!”
“臣明白!”
洪承疇回應後,想了想又道:“陛下,如果負責給衛所耕地的百姓,怎麼稱呼?請陛下賜名!”
“賜名?”
崇禎也是一愣,耕地供養職業軍士的方式,他是借鑒後世的生產建設兵團。
當年為了生產需要,全國組建了12個生產建設兵團、3個農建師,但因各種原因最後隻剩下了西北的那一支。
雖然撤銷,但他們為部隊和國家的建設做出可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當時隻是這麼想,但沒有深入想,現在洪承疇這麼問,崇禎思索了一會兒後便有了決定。
“就叫生產建設兵團吧,主要負責屯墾戍邊的所需和軍隊相關設施的建設工作!
人員來源由衛所、邊軍正常考核淘汰、退役的軍士和從各州府招進來的人,按照準軍事化製度來管理,
乾滿幾年或者達到什麼標準,他們的子女可以免費進入衛所開設的講武堂,
另外諸如石匠、木匠等十八匠也可以各招幾名,衛所的建設所需,儘可能不要在外部招人來做!
這些隻是朕的一些設想,現在還有時間,等過幾日軍紀監察部的人來了,你們協商好,擬定一個章程,加急送給朕,朕批閱後再開始!”
“臣明白!”
洪承疇這會兒被崇禎的一番話給震住了,他隻是讓皇帝賜名,沒想到皇帝隻是思索了一下就搞出這麼多東西。
看著沒啥,仔細想的時候背後意義完全不同。
人員組成和準軍事化的管理,戰時稍微訓練和激勵,就能上戰場,比招募的新兵好使多了。
另外就是子女可以進入衛所開辦的講武堂,更能激勵他們好好乾、用心乾,能省很多監督上的事情,畢竟入學後就有可能有另一條出路。
最後,隻要講武堂前期規劃好,做好忠君愛國的灌輸,以後孩子出了講武堂,即便沒有入軍中,那也是也大概率對是一位執法守法的好青年!
“好了,軍務的事情就先交代到這裡了,等你回固原的總督府後,立刻派人前去銀川尋找一人,將他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