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袁閣老的分析,臣還迷糊著。”
皇帝和畢自嚴的對話,讓孫承宗和袁可立兩人有些疑惑了。
看著兩人的疑惑,畢自嚴繼續道:“兩位閣老,我這一次巡視登萊、東江,還有一個秘密任務,那就是秘密進入朝鮮,麵見朝鮮國王李倧。”
不待兩人追問,畢自嚴繼續道:“麵見李倧,主要是試探朝鮮對大明、建奴、毛文龍的態度,
諸位知道,朝鮮乃我大明藩國,一直以來稱呼大明為宗主國,屬於同盟,
但最近數年,建奴攻占沈陽、遼陽等地,切斷了大明與朝鮮在陸路上的聯係,
大明羸弱,建奴屢次攻擊朝鮮,大明一直未給予援助。
去年建奴阿敏率大軍突襲朝鮮,攻克邊城義州、鐵山、定州,郭山,最終打到平壤,逼的朝鮮與建奴議和,
條件是朝鮮每年給建奴三千石糧食,開市中江,斷絕毛文龍的關係,
為了收複義州,朝鮮方麵答應了,這一次戰亂稱之為丁卯胡亂。
臣這次去朝鮮見了朝鮮國王李倧和幾位大臣,朝鮮的態度極為曖昧,一方麵向我大明稱臣,一方麵又與後金修好。
而且,丁卯胡亂之中,駐紮在皮島的毛文龍隻是稍作抵抗後,便放棄了鐵山,未曾給朝鮮鼎力相助,這就更加讓朝鮮方麵不滿了。”
聽到這裡,孫承宗和袁可立兩人眼中若有所思,結合皇帝剛剛對建奴撤退的設想,他們明白了皇帝的意圖。
如果建奴撤向朝鮮,明軍隻能追擊,無法阻擋,以建奴的戰力,即便是戰敗了,也不是朝鮮能阻擋的,這和軍隊實力、朝鮮軍民的信心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建奴和朝鮮同流合汙,合兵抵抗,那明軍就沒法徹底滅絕建奴,
而建奴則借助朝鮮的地理優勢,休養生息,東山再起,威脅就一直存在。
如果大明想徹底滅絕建奴,就必須要對建奴圍追堵截,追擊好辦,但怎麼堵就取決於朝鮮方麵、毛文龍。
明軍水師可以從登州出發,用戰船抵達朝鮮東江沿岸進入朝鮮,在義州堵住建奴。
或者說,讓毛文龍的東江軍出擊。
問題是朝鮮讓不讓明軍登陸,借助義州阻擋,或者毛文龍聽不聽調令去攻擊建奴,以至於貽誤戰機。
更可怕的是,毛文龍會不會直接截斷明軍的陸路追擊。
一時間,東暖閣內,除了崇禎,三人都沉默了。
這幾乎是個無解的,調毛文龍回京或其他地方任職,那東江島的一切都將暴露,
各路禦史、科、道彈劾之下,不殺他,那對整個大明的官場都是一個挑釁。
殺了他,東江島會不會暴動,都不好說。
不調走他,朝廷就無法徹底的掌控東江島,這對以後徹底滅殺建奴增加了一個不可控的因素。
等他們回過神來後,眼中瞬間被震驚填滿,尤其是孫承宗。
畢自嚴去登萊的時候,皇帝才剛剛登基,朝局還很是混亂,然後那個時候就已經想到幾年的後這步棋了。
皇帝到底是哪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