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劉鴻訓的話,再看看遠處已經消失的小山丘以及周邊右手已經按上腰間戰刀的明軍,眾人慢慢的朝後退著。
等人群後退後,劉鴻訓繼續道:“李判書、胡參判、邱正郎、趙掌令、孫庶尹,老朋友多年未見,不出來見見嗎?”
聽著劉鴻訓的聲音,人群中緩緩的走出了五人。
正是禮部判書(尚書)李福,工部參判(侍郎)胡俊,刑部正郎(主事)邱雲廷,司憲府掌令趙旬以及漢陽城庶尹孫明安。
看著走出的五人,劉鴻訓眼中滿是複雜之色。
這幾天他調查了一下,自建奴聯軍攻占漢陽城後,整個漢城城內的官員隻剩下了不到平時的一成。
尤其是武職機構的五軍營、內三廳、義禁府、內禁衛、禁軍等等武將,幾乎被屠戮一空。
眼前的這五人算是官職最高的了。
十年前來朝鮮,整個漢陽城異常的繁華,雖然比不上大明的北京城、南京城,但至少可以和西安、洛陽等地媲美。
十年後的今天,這裡不說一片廢墟了,但至少是破破爛爛了。
曾經六七十萬人的大城,如今蕭條了不少。
“幾位是這漢陽城的最高官員,估計也是整個朝鮮中僅存的幾名中樞的官員了,
對於大明設立朝鮮布政司的決策,你們有什麼想問的,那就直接說吧,本官會儘力給你們回答!”
五人對視了一眼,低聲商量著,時不時的有人上前低聲述說幾句。
足足過了小半個時辰,五人才緩緩的站了出來。
“劉大人,大明洪武二十五年,我太祖登基派遣趙胖、趙琳兩人入大明通報自己繼位之事,大明太祖說了朝鮮列為永不征伐之國,
大明現在將我們劃入大明,成為大明的布政司,這是不是違反了大明太祖的話?”
“這事沒錯,太祖的確說過,我們也承認,可你們真的做到對大明永不犯邊的承諾了嗎?
洪武二十六年來大明謝恩的鄭傳道在經過山海關是說過‘好便好,不好便來搶一場’,而後你們派邊將招誘五百女真潛渡鴨綠江,準備進犯遼東,
而後在洪武二十九年、三十年、三十一年,你們進犯女真,這在你們《朝鮮王朝實錄》上有準確的記載,你們要不要翻著看一看?”
劉鴻訓說著,從一邊的桌案上取出幾本書扔了出去。
“若非太祖不願意重啟戰爭,你們朝鮮剛建國就已經滅國了!”
“天啟七年,建奴進犯,你們為了緩和局勢,和建奴結盟,輸歲幣數十萬兩和開市中江提供糧食,緩解建奴危機,此舉種種,你把我們大明放在哪裡?
身為大明藩國,幫助大明的敵國,你們這是赤裸裸的背叛,還有臉拿太祖的永不征之國的祖訓說事?”
聽著劉鴻訓的話,朝鮮幾名官員臉色變的極為不自然,劉鴻訓說的是實情。
尤其是天啟七年的建奴入侵,他們提供大量糧幫助建奴渡過難關。
按照這個情況,實際上朝鮮藩國的關係已經名存實亡了,那大明也不用再遵守什麼永不征之國的約定了。
但他們還是依舊硬著頭皮反駁:“這、這……”
“這什麼這?”
劉鴻訓直接打斷了他們的狡辯,繼續道:“行,這些我們可以不計較,但你們忽略了一個事實,若不是我們前來,你們朝鮮還在建奴聯軍的控製之下。
換句話說,你們朝鮮已經在去年建奴聯軍攻占漢陽城、國王李倧戰死之時,你們朝鮮已經亡國了。
如今我們將建奴聯軍覆滅,從建奴聯軍手中接過朝鮮半島的,這和你們朝鮮王國有什麼關係?
更和永不征扯不上什麼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