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吃著碗裡,看著鍋裡(1 / 2)

這就是一個矛盾的所在。

糧食畝產兩石,價格二兩銀子,棉花畝產一石,價值四兩銀子,但不是每年都是如此,往常年景也就一兩半到二石左右。

雖然價值差不多,但糧食種出來是實打實的歸倉了,可棉花卻是價格無法保證,

且不一定能賣出去,所以即便朝廷給政策,百姓們也不大願意種棉花。

一家人餓死和一人凍死,這太好權衡了。

當然了,這其中最主要的還是耕地不足的因素所在了。

“李愛卿,你可知棉花是從哪裡傳入中原的?”

聽著皇帝的問題,李若漣眼中很是不解,不知道皇帝今天的問題怎麼都這麼怪異。

但還是開口道:“陛下恕罪,臣……不太清楚!”

“皇爺,奴婢好像知道一些!”

聽著王承恩的回應,崇禎和李若漣均是有些驚訝。

崇禎輕聲道:“既然你知道,那你給朕講講!”

“是!”

王承恩上前拉了拉崇禎剛剛轉身時散開的貂皮大衣:“據奴婢所知,這棉花傳入大明有三條路徑。”

“北棉路就是西北絲綢之路,是漢使張騫從大秦(羅馬帝國)帶回,好像是叫草棉,

這種棉花生長季短,喜乾旱氣候,而西域正好適合草棉的生長,而後在宋朝時才從西域傳入中原。

其次是南棉路,南棉路是西南絲綢之路,這條絲綢之路大約形成於西漢,比西北絲綢之路大約早上……兩百餘年,

連接的是漢與當時身毒,也就是如今的大明和天竺,

由天竺經過緬甸、暹羅(泰國)、安南(越南)傳入雲南,之後傳入內地的長江、黃河流域。

第三條路是經過海貿流入,大約起源於三國初期,魏晉之後初步形成,到元朝時由商人帶入福建地區。

棉花的傳入和大力推廣,才少凍死太多的百姓。

但有些可惜的是,雖然有三條路線傳入中原,但耕地麵積不夠,加上產量問題,所以,朝廷雖然極力推廣,可現在也是遠遠不夠的。”

“按你這麼說,那西域、暹羅是盛產棉花的吧,除了棉花,那邊還有什麼?”

“回陛下,西域自漢代以來都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包含了如今的烏斯藏(西藏)、葉爾羌(新疆)、吐魯番。

烏斯藏主要有小麥、青稞以及一些豆類作物,青稞似乎特彆適應烏斯藏的氣候,畝產也差不多在三到四石,

但青稞很粗糙,比較耐嚼,就像是……磨細的草木灰與砂石糅合的在一起,中原人是吃不慣那東西,

葉爾羌那邊主要是產各類水果,產量高且質量極好。

暹羅和安南那邊主要是水稻,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崇禎嘴角一陣抽搐,都特麼的活不下去了,誰還管它口感好不好,能填飽肚子就行了唄。

聽著王承恩的回應,李若漣很是詫異,沒想到這位平日裡低調的中官,卻是如此的博學。

但他搞不懂皇帝怎麼從棉花轉到了各種作物上去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