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春秋戰國七雄之一秦國國都!
秦王宮中!
趙姬緩緩走到案幾,將一壺酒倒滿了酒樽,遞給了夏禾!
夏禾接過道:“多謝王後!”
夏禾看著趙姬,心中思緒萬千。
然而,就在此時,夏禾體內突然湧起一股熱潮,讓她感到有些不安。
“她給我下了媚~~藥?”夏禾疑惑地看著趙姬,試圖從她那裡找到答案,但對方卻隻是微笑,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
趙姬優雅地放下酒杯,然後緩緩地走向夏禾,她的手指輕輕挑起夏禾的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複雜的情感,說道:“冠軍侯汝真的很特彆,但我希望你能更配合我一些。”
夏禾想要推開趙姬,但藥力逐漸上頭,她的頭開始暈眩,眼前的一切變得模糊。
“她到底給我下了多少量的藥??”夏禾心中暗自吐槽,身體也開始變得沉重。
就在這時,趙姬輕輕地解開了夏禾的麵具,露出了一張精致的臉龐,她的眼眸深邃而明亮,仿佛能吸引人的靈魂。
“好美啊……”趙姬情不自禁地讚歎道,但隨即脫掉了夏禾的衣服發現事情並不如她所預期的那樣。
看到夏禾的光~禿~禿的身體和絕美的麵容,趙姬原本興奮的表情瞬間凝固,她甚至驚恐地向後跳了一步,手指顫抖地指著夏禾:“你、你居然是個女人!?”
此刻的趙姬內心充滿了困惑和驚訝,她原本的計劃和預期與眼前的現實截然不同,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她不知所措。
而夏禾,雖然藥效讓她感到有些虛弱,但她的眼中依然閃爍一絲很厲,強行向趙姬補上一個時辰以後,兩人穿上了衣服(這裡不好看,我就替各位看了……)
夏禾不知道自己是高興還是無奈,此時趙姬雙眸忽然一陣殷紅,說道:“汝想要虎符,本宮答應汝,但是,本宮要你的一樣東西來換?”
夏禾愣神,趙姬忽然上前,伸出手,一把抽出夏禾頭上的發簪,夏禾的長發頓時披散了開來!
趙姬鳳眼如炬,細細的看著手裡的發簪,道:“就用你的發簪,來換取虎符吧!這是吾二人的秘密!”
夏禾:“…………”
次日,大殿上!
太後趙姬和秦王嬴政,在眾臣的矚目之下,將虎符及調遣兵力的詔令頒給了夏禾,夏禾神情有點複雜的看著趙姬,交代了一些事情以後,就帶兵出發了。
眾臣紛紛朝著夏禾離開的方向稽首拜下,說道:“冠軍侯乃秦國肱骨之臣!吾等欽佩。”
趙姬一臉複雜的麵容看著夏禾離開,而呂不韋看了看趙姬,心中升起了萬般遺憾!
下朝之後,甘泉宮!
趙姬手中端詳著發簪,暗暗出神,一個侍女走了進來,道:“太後,丞相求見!”
趙姬麵露驚恐之色,過了許久才說道:“讓丞相進來。”
呂不韋神色興奮的走進了起來,道:“臣,參見太後!”
趙姬說道:“爾等退下,本宮和丞相有話要談。”
“諾!”
呂不韋見人走後,笑道:“趙姬!這麼多年不見,為何對本相視而不見,莫非忘了……”
趙姬怒道:“丞相,忘了什麼?”
呂不韋道:“自然是政兒!”
“呂不韋,那術士之言,你也信?”
“什麼意思?”
“你自己難道不清楚?政兒哪一點像汝,不過是一廂情願而!”
呂不韋大驚失色,大聲道:“不可能,政兒就是吾兒!”
趙姬冷笑道:“吾從未於汝有過房事,政兒怎麼可能是汝子乎??如今吾已是秦國的太後,看在你我相識的份上,今日的無禮,本宮可以不追究,以後自重。”
忽然呂不韋大笑道:“趙姬,以前汝是吾呂不韋的女人,不要忘了!”
呂不韋上前兩步,趙姬連連後退道:“呂不韋,汝想做甚!”
呂不韋喃喃道:“汝比當年更加美豔。”
趙姬拚命的掙紮,怒道:“冠軍侯不會放過汝的!”
呂不韋怒道:“夏禾不在鹹陽,汝還敢對冠軍侯說不成!”
“呂不韋,你看清楚這是什麼!”
“夏禾的貼身之物,怎麼在你這裡??”
“夏禾將發髻給本宮,自是為吾,冠軍侯一定不會放過你,大王也不會放過你。”
呂不韋一驚難道夏禾和自己打的一樣的主意不成?難道趙姬……不敢想!
呂不韋驚恐的道:“夏禾的發髻怎麼可能給汝。”
趙姬鼓起勇氣說道:“汝若動了吾,夏禾定殺汝,還不滾!”
甘泉宮外!
呂不韋此刻心情都不平靜,不甘心的出了王宮!
另一邊………齊國國都臨淄。
一艘最大最華麗的遊船上,一個青年獨自站在船頭,青年自然就是夏禾,他開始了自己的計劃第一步。
此時齊國在知道夏禾一人滅了趙國,號稱算無遺策,經天緯地,秦國的國柱,列國君臣,誰聽到夏禾的名字不膽寒,無比可求人才,重新召開稷-下-學-宮為了招攬各國人才,重現當年齊國士子紛紛來齊的盛況。
夏禾化名胡依銘來道了稷-下-學-宮,展示過驚人的才學以後,等著齊國的王族來招攬。
齊國的君王後帶著一眾人到淄河,見道了夏禾化名的胡依銘,幾人在淄河河畔行走了一段,君王後忽然問道:“爾等說說,這胡依銘如何?”
幾人麵麵相覷,魯仲連笑道:“以此人的才能,一定會出現在稷下學宮,到時大可看看,此人在辯論對各國的看法,若是胡依銘真有治世之才,可重用此人。”
君王後目光如炬,盯著淄河的方向,當年的孫臏,後來的鄒衍,如今的大秦冠軍侯,君王後說道:“難道,上天要給齊國一個這樣的人才?”
秦國的夏禾為什麼戰無不勝,大家心裡都非常清楚,那鬼神一般的謀算,還能用知曉天象的本事占領先機。
“若是齊國有此人才,即便老身不在了,此人亦可保吾齊國百年安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