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天下最複雜的內宅(1 / 2)

每年,京中宗室國戚,有爵位家的女眷都要在初一這日入宮給皇後請安。

對於各命婦官眷來說是喜慶事,可以入宮走動交際是莫大榮幸,可慕歡每逢今日便欣悅不起來。

如今後宮之首的皇後娘娘是宰相卓光春的嫡長女卓溫嬌,卓家與太後母族賈氏一直是姻親相纏,太後的堂妹便是卓皇後的生母。

陛下在朔州原是有位原配夫人的,喚作舒綰,既不是太後中意的,也不是先帝賜婚的,而是與陛下困頓之際相遇相知並相許的。

本來陛下登基已做好了封舒氏為後的準備,太後和舊臣阻撓有加,說是舒綰為朔州一醫女,身份低微,無母儀天下的風範,另擇選世家女子六名呈太後和皇帝冊封。

更難纏的是,在做皇子時卓溫嬌便與陛下議過親事,陛下後被太後疏遠到那大西邊的朔州封了個王,卓家嫌棄便屢屢推脫,最後陛下便推了這婚事。

現在卓家改口了,愣是賴定了這樁未成的婚事,逼得陛下非儘舊日約定封卓溫嬌為正妻。

為封後一事曾在朝上鬨了一月有餘,無奈彼時舊臣依托太後根基深厚,陛下尚且勢微,隻能在太後的重壓之下立卓溫嬌為後,另立舒綰為元貴妃居嘉辰宮。

卓皇後無子,除了後宮主位之外又無榮寵,舒氏未入京前已生兩子,無疑隻要卓皇後一日不得子嗣便日子不好過。

卓溫嬌雖為六宮主位,倒是過並不如意,可舒綰更是意難平。

如今陛下不似先帝體弱難以支持,登基不足十載便駕崩,他身體康健且有大誌,太後身居後宮卻手伸到前朝仍想一手把持,再加之母子素來不慈孝,境況愈發的緊張。

太後曆經兩朝,根基深厚,多與舊臣有往來,陛下在前朝後宮多有掣肘,心中鬱悶不快,對新皇後也更是厭惡。

俞珩當年拒娶汪崇華得罪了太後,被派官到了朔州,若不是朝局動蕩怕是再回來都難,如今又為陛下近臣,被兩宮所忌憚。

環境錯綜複雜,慕歡身為長寧王妃,自然在宮中行走艱難。

長寧王府是喪年,慕歡帶著兩個孩子都穿了素淨又不失禮節的深衣,近午

宴時方才與其他命婦一同入宮。

“我記得你娘家姐姐去年被封外命婦安人,商戶娘子天下獨一份!”

“誰不知曉當年陛下在朔州時軍中好多將士的棉衣鎧甲都來自廣和興。”

站在左右的撫寧公夫人和撫遠公夫人又開始提這件事,她們二人像是記不住事情的金魚,隻要人多就要提,無非就是譏諷她出身低微,姐姐還是商戶拋頭露麵。

“陛下垂憐罷,哪裡能有夫人的體麵,您膝下七個兒子將來指不定封多大的誥命。”

撫寧公夫人最不受丈夫待見,寧願討過門八個小妾,生下七個庶子五個庶女也不願意碰她一下,撫寧公府的內宅鬨了三十幾年,她那院子裡荒的都沒星點男人味。

這位錢娘子還有工夫看彆人家笑話,她就是京城最大的笑話。

“鷺姐兒快過來讓我看看。”

在慕歡身後的汪崇華朝明鷺擺了擺手示意她過去,“愈發標致啊!”

慕歡要按住明鷺不叫她去,卻沒能行,見汪崇華一臉喜歡的拉著明鷺滿口稱讚,又是說生得俊俏又是講禮儀好。

“將來給我齊王府做兒媳婦吧。”

慕歡冷笑一聲拉了明鷺的手過來,“孩子還在喪中,嬸嬸可彆玩笑。”

汪崇華當初沒嫁成俞珩,嫁了七王爺的妻弟為妻,因為與七王爺的這一層關係,到了一敗塗地,若不是因為有太後這個靠山還沒徹底倒,怕是早就抄家下獄,如今隻是廢了侯爵的封位貶為庶民。

七王爺的妻弟在亂戰中被射死了,她守了寡,後來又被塞給齊王做個續弦的娘子來保全富貴。

可齊王都是俞珩叔伯輩的人,連續死了兩個老婆,小兒子都比明鷺大,府裡側妃就有兩位,小妾更不用提,京中貴女誰能嫁進去,也隻汪崇華。

她是把這恩怨都算在了慕歡身上,若不是她搶了自己的夫君,扳倒侯府的勢,她會落得如今這個下場,去伺候一個老頭子。

她對長寧王府就沒個好心,慕歡是對她時時警惕提防。

“欸,我就是沒個親生的兒子,不然怎麼也得討明鷺過門。”

“你現在生也來不及了”,錢夫人又湊一頭,慕歡領著孩子彆過身不理她們。

“元貴妃怎麼又生病了?”

遠公夫人看了眼正在欣賞歌舞的皇後,“這都一年多了,一直稱病深居嘉辰宮,都不來給中宮請個安,天家的後宮是天下內宅的表率,這不是壞了禮法,皇後也是心慈,放在彆人身上,其能容她。”

“天家的後宮不是旁人能置喙的,連前朝的相公們也是謹慎進諫,公夫人宮內行走還是謹言慎行些罷。”

徐慕歡提點她,卓皇後並未向著她說話,嘉辰宮那位也著實不好惹,撫遠公夫人隻尷尬一笑,縮脖子再未敢多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