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就是以評品他人而出名,雖然比不上許劭那般有名氣,那也不是言虛假之人。
“他是何出身?”陳宮追問道,此話頗為直接。
但陳宮料想如此之才恐怕也是世出名門,可既任亭長又怎麼會是名門出身。
“黔首而已。”楊俊回道,接著又補充道:“他曾於陳留郡聽過恩師講課,我已經認他為師弟,其才能十倍於我。”
他自己是不在乎陳盛到底是士族還是黔首,但又怕陳宮看輕,這才做出補充。
不料陳宮大喜道:“如今他身在何處?我欲與之相交!”
陳宮少時就與海內名士交友,雖然交的都是名士,但有才之人他也不問出處。
更重要的是,這陳盛有可能是自己人,若不是那就拉攏。
楊俊更是敏銳地察覺到陳宮的意思,心中有些後悔,這是把鴻舉往火坑上推呀。
在他看來,陳宮是一個很大膽的人。
什麼叫做“白馬和燕縣皆成無人之地,而哪些人有人無地?”
這種話都敢說出來?
楊俊還是蠻佩服陳宮這般“心直口快”的。
更兼陳盛也是一個很大膽的人,要是他倆相識,指不定會鬨出什麼大事。
正是出於對二人的了解,楊俊才有這般擔憂。
“鴻舉此時尚駐守在伏虎山,他言黑山賊雖退,但局勢尚未清晰仍不能掉以輕心。”
楊俊回道。
“陳鴻舉......”陳宮思量著,心不在焉道:“此穩重之舉!”
“季才!能否細細道來他的為人?我恨不能馬上知曉!”陳宮追問道。
楊俊心中歎了一聲,也罷!結識陳宮說不定對鴻舉來說是好事。
他是很快就能想清楚利害的人,自己身為邊讓弟子就絕對和陳宮以及兗州士族脫不了乾係,陳盛又是他一手提拔,這關係也是板上釘釘。
於是楊俊便開始講述自己與陳盛相識的事,從百步穿楊講到揭榜殺虎,又講他恩義於鄉不惜得罪豪強占堡保境,接著便是如何擊退黑山賊。
在朋友麵前說另一個朋友的好話,這種事楊俊可太熟悉了。
很快。
一個智勇雙全,孝義郎君的白馬陳盛形象,深深刻進陳宮的腦子裡。
“奇人也!人傑也!”陳宮還在細細琢磨。
楊俊能看到陳盛心有大誌,陳宮自然也能看見,人有所求方能用之。
“陳鴻舉破敵數萬,斬首白繞眭固,此功大!我欲薦之為燕縣縣令!”
陳宮急急地起身,當即走到書架取下筆墨竹簡。
“我立馬寫信送往曹使君帳中,此事絕無差錯!”
雖然他們不曾見過麵,但出身跟腳是改變不了的,陳盛就是楊俊的門生故吏,而楊俊是邊讓弟子,陳宮又與邊讓相熟。
士族盤根錯雜的關係可見一斑。
隻憑這關係陳宮就有理由推薦陳盛,且他敏銳察覺到陳盛和他很像,膽子很大。
即使陳盛尚未表明心跡,但陳宮有把握以後也能拉攏他。
陳盛救白馬也就避免白馬成為空地,曹操想要安置青州眾隻能安置在燕縣,又薦陳盛為燕縣縣令,即使阻止不了曹操,也能讓燕縣儘量在自己的人掌控下。
此功甚大,料想一個縣令曹操還是會給的。
此為陳宮之謀,成便好,不成也無傷大雅,成與不成皆都在他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