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魯王封賞(1 / 2)

蘇鬆戰事並不僅僅局限於江南一地傳播,在眾多反清誌士的口耳相傳之下,無錫之戰的消息也很快傳到了閩浙等地。

魯王朱以海是最先獲知此事的。

儘管唐王朱聿鍵已經於閏六月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但浙東反清勢力另有考量,仍然選擇迎魯王朱以海出任監國。

朱以海此前還在海上漂泊避難,並不清楚隆武稱帝,他抵達紹興後,於七月十八日正式就任監國,以分守台紹道公署為行在,立妃張氏為元妃,改明年為監國元年。

在他就任監國後不久,無錫大捷的喜訊就迅速傳到了浙東,這無疑極大激勵了浙東反清勢力的士氣。

獲知喜訊後,朱以海便召集群臣,商議該如何對還在蘇鬆堅守的義軍進行嘉獎,以激勵各地抗清誌士。

東閣大學士朱大典最先出列,道:“殿下,蘇言此人雖然隻是在籍生員,但兵法韜略了得,可破格升拔,封其為蘇鬆經略,加兵部侍郎銜,暫理江南軍務。

殿下破格賞拔,蘇言可謂一步登天,必會對殿下感激涕零,忠心耿耿,殿下可再令其出兵嘉興,牽製北虜博洛部,我軍趁機渡江攻打杭州,省城光複,再興師北伐,即可克複南京,還於舊都!”

聽到克複南京、還於舊都這八個字,殿內的大臣們都不由得心潮澎湃起來,他們擁立朱以海不就是為了從龍之功麼。

如果他魯王軍能先一步光複南京,還於舊都,放眼天下哪一個宗室會比魯王更具有正統?而他們這些具有擁立之功的文官武將們,也定能名垂青史,地位穩固。

不過,廷臣們很快冷靜下來,有一人出列反駁道:“敢問朱閣老,我朝有蘇鬆經略這一職稱嗎?”

朱大典搖了搖頭:“沒有,但事急從權,暫設又有何妨?待光複江南後再取消也不遲。”

“國家名器,豈能濫設,今日設一經略,明日設一督師,屆時豈不是將軍多如狗,督師遍地走了?”

一個禦史毫不客氣地說道,在他說完後,殿內的將軍們眉頭一皺,麵露不悅。

還有一人出列道:“蘇言隻是小小生員,都敢自號大將軍,若是命其總理江南軍務,豈不給其跋扈自專之機?

臣以為可封其蘇鬆總兵之職,以原兩廣總督沈猶龍改任南直總督,賜其節製之權。”

朱大典一聽頓時就樂了,心想是誰提出這麼愚蠢的主意,連忙扭頭看去,原來是魯王的小舅子張國俊。

他自是看不起張國俊這種自恃皇親國戚,行事招權納賄之人,正欲開口,卻見右側又有一人出列,高聲道:

“殿下,蘇鬆地處敵後,危機重重,若是行此掣肘之舉,恐令義師內部相互猜忌,難以同心禦敵,甚至內訌嘩變,還望殿下三思!”

朱以海定睛一看,說話之人原是富平將軍張名振,一時陷入沉思,大學士張國維這時出列道:

“殿下,臣與沈猶龍也有所交集,此人胸無韜略,無錫之戰又遠在蘇州,若以其為主,蘇言為副,定會引蘇言不滿。

臣以為可依朱閣老之言,拜蘇言為蘇鬆經略,國朝可再派一員巡撫蘇鬆,兼任監軍。”

朱以海聽了,認為有些道理,不免點了點頭,道:“張閣老言之有理,此關鍵之時,不應令義軍內部相互掣肘。

就封蘇言為蘇鬆經略,加兵部左侍郎銜,節製江南軍務,理糧餉事,加封伯爵,封號由內閣商議吧。

至於原兵科給事中陳子龍等有功之人,也一並升官嘉獎,也都由內閣商議決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