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縣令名叫吳德,是一個精於算計、善於逢迎的人。
當得知林中占領漢中的消息後,他毫不猶豫地決定主動打開城門,向林中投降。
吳德帶著一眾隨從,早早地等候在城門口。
當林中率領大軍到來時,他滿臉堆笑,那笑容中充滿了諂媚和討好,讓人看了心生厭惡。
吳德卑躬屈膝地說。
“王爺,我們整個縣城的人,都懷著無比的敬意和忠誠,願意恭迎您的到來,祝您和大軍一路順遂,旗開得勝。我們真心恭順地向您投降,願為您效犬馬之勞。”
林中騎在高大的戰馬上,俯視著吳德,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但還是說。
“起來吧,你是最識時務的,本王定會記住你的功勞,日後定會重用你。”
吳德聽聞此言,如獲至寶,連忙磕頭謝恩,額頭與地麵碰撞發出“砰砰”的聲響。
他的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的選擇,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榮華富貴的景象。
這邊,大雍國的皇宮內,皇帝得知林中連連攻下數城的消息後,猶如被激怒的獅子,暴跳如雷,極為震驚和憤怒。
“狼子野心,真是亡我之心不死,太過分了,大家說說怎樣對付這個逆賊。”
朝堂之上,大臣們瞬間陷入了一片混亂的議論之中。
有的大臣主張立刻發兵征討,以雷霆之勢鎮壓林中的叛亂。
一位身著重甲的武將挺身而出,義憤填膺地說。
“陛下,林中此賊囂張跋扈,擁兵自重,必須派大將前去捉拿,將他處以極刑,以儆效尤,讓天下人都知道背叛朝廷的下場!”
然而,也有大臣建議招安。
“陛下,臣以為此時不宜動兵,林中勢力漸大,若強行征討,恐損兵折將,不如先招安,以緩其心,再尋機除之。”
一位文官小心翼翼地說道,他的目光不時瞟向皇帝的臉色,生怕觸怒龍顏。
“好了,眾卿很有見地,不如先去招安,再做打算。”
丞相王大人一聽皇帝有意招安,立刻站了出來,堅決反對。
王大人憤怒地大罵。
“林中叛國,罪不可赦!臣認為應當嚴懲此逆賊,絕不可以招安示好,陛下若招安,豈不是向天下人昭示朝廷的軟弱無能?”
其他文官也紛紛附和。
“臣也覺得招安不妥,身為臣子,就應當忠君愛國。林中為了一己私心造反,絕不能原諒,若輕易招安,隻會讓更多的人有樣學樣,朝廷威嚴何在?”
皇帝在朝堂上來回踱步,臉色陰沉不定。
他時而看看主張發兵征討的武將,時而瞅瞅建議招安的文官,心中猶豫不決。
最終,皇帝咬了咬牙,決定派遣使者前往林中那裡,並要求嚴厲指責他。
“林中大逆不道,欺君罔上,若再不請罪認錯,朕就要斬殺其親林正元。”
使者雖然表麵上恭敬地答應,但心裡卻有些忐忑,林中如今兵強馬壯,自己此番前去,恐怕是凶多吉少。
“是陛下,奴才立刻去帶旨意責問林中。”
不過,林中在朝廷中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