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皋山(2 / 2)

犁漢 請叫我陳總長 5809 字 4個月前

沒錯,他們知道泰山軍的實力,也知道這波賊寇已經搖身一變為黃巾軍了,所以他們沒有任何幻想,直接合兵一處伏擊泰山軍。

東平國的反應是非常迅速及時的,而這一切都需要歸功於東平國國相李瓚。此君為潁川襄城人,天下知名。

到底有多知名呢?

這麼說,天下士大夫沒有不認識他的。隻因為其父叫李膺,那個天下楷模的李膺。襄城李氏本就是公族之家,後來李膺更是為清流黨人之首,門下弟子千人,可以說門客故吏遍天下,後來第一次黨錮被抓,又在第二次黨錮中康慨就義,更是讓李氏清名推到了一個高峰。

所以當李瓚軍令一下,各縣立馬響應,因為他就有這樣的威望。甚至於東平王劉凱都將自己的衛軍交給了李瓚,讓其統帶。這是非常罕見的,一般而言國相和當地封地王的關係都不會很好,因為國相畢竟侵奪了郡王的權柄,甚至還有監視之意。但誰讓李瓚是天下楷模的

劉凱的李膺之子,而本代的東平王劉凱又還是剛當王沒兩年的年輕,自然對這種兼濟天下的名士有種欽佩。

李瓚也不負乃父之名,正當壯年,是漢庭少有的果敢任事之臣。自隔壁的濟北國陳珪死,他就令人去哨探了泰山賊的情況。

有些人精明強乾就在於把事做在前頭,而不是像一些顢頇的,平日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光有氣節有什麼用,要的是解決問題呀。

所以當泰山軍開始北上,沿著汶水出發的時候,李瓚就知道他的東平國首當其衝。本來他還要再多準備的,畢竟前麵還有個蛇丘頂著,城內至少還有兵過千,諸多曹吏也都在,隻要守,守數個月完全沒問題。到時候,他李瓚集結完東平國之兵,順汶水而下,三日可達。到時候,破賊豈不輕鬆?

但誰知道蛇丘竟然守都沒守就跑了,一幫無能的庸吏,壞了大好局勢。

沒奈何,為了擋住泰山黃巾軍的北上之路,李瓚再不願於郡治無鹽枯坐,直接趕到了東平國最南麵門戶章縣,將行轅車架都停駐在了這。

然後他就從章縣長手中接過了軍務,並急催汶水上四縣的縣卒都來這裡彙合,他要在這裡伏擊泰山黃巾軍,一舉扭轉現在的局麵。

但李瓚能任事,但跟著他的扈兵們卻非各個如他一般。他奔赴章縣的時候,就帶了二百扈兵。啟程時,扈兵皆失色膽喪,哭泣不願去送死。

李瓚下令:

“違我製者斬!”

如此,才裹挾著這些扈兵來到了章縣。

也幸虧在沿著汶水走的時候,路過東平陸縣,縣中勇士劉詳率部曲二百精勇投軍,才穩住了軍心,一路到了章縣。

然後在李瓚到章縣的第三天,最先敢來的竟然是最遠的壽張兵。壽張張邈之弟,也是壽張縣尉張超率兵勇千人,日行二百裡,急奔章縣與國相李瓚會師。

也是差不多時候,東平陸縣尉吳資領縣卒五百,無鹽劉氏的部曲兵也趕了過來,另外有各地豪強、如高雅、趙庶、李鄒俱帶部曲投軍。而郡中名士也紛紛來章縣入李瓚幕府,如王楷、許汜等,皆為東平國精粹。

各軍陸續到來,使得李瓚手上集兵三千,而且這個軍勢還在不斷擴大。

然後李瓚命部將高雅堵汶水麵,切斷汶水交通線。之後他就帶著張超的壽張兵、吳資、劉詳的東平陸兵,劉敢的無鹽兵,黃岑的章縣兵,趙庶、李鄒的部曲兵移兵到皋山。這裡是沿著汶水西岸的必經之路,李瓚就打算在這裡伏擊北上的泰山黃巾。

李瓚的打算是,趁著黃巾蛾賊剛破蛇丘,自大意滿的時候,在這裡伏擊。此外,他已經傳令給寧陽方麵,讓他們北上,躡黃巾賊之後,防止其逃竄。另外他已經號召各地鄉豪部曲,自帶部曲以為後備。

他就是要前伏後堵,在這皋山之側,汶水之濱一舉剿滅凶頑的泰山黃巾,為漢室再續一把運。

但李瓚的這個看法,壽張尉張超其實心裡是不同意的。他比李瓚更加了解泰山賊的情況,畢竟兩年前他們壽張張氏部曲去援助胡母家,就在這些賊寇上吃了大虧。後來他們就花了很多功夫去收集泰山賊的軍報,然後才發現,這泰山軍真的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無論那些曾與泰山軍敵對的是不是都是廢物,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這泰山軍比大多數軍隊都要強。而現在呢?李瓚不過兵三千,而對麵人數不確定,但至少也不會少於他們的。而現在李瓚哪來的自信要與人家野戰。不如入章縣,據城而守,那樣不是更穩當嗎?

張超將此疑惑說了出來,誰知道李瓚回了句:

“不意張氏兒,怯如雞子。”

張超一下子就受不了了,他自詡武勇冠於州郡,而他們張氏又在兗州有盛名,便是你李瓚再天下聞名,也不能折辱於我。

是以張超請命,自以先鋒,勢要讓李瓚看看,他張氏兒是龍還是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