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衝的泰山黃巾是四月二十七日攻入章縣的,在章縣原班子整個投降的情況下,張衝留了五百兵,由李輔統領,留駐章縣以為後路。
隨後光和六年四月二十九日,五月十日,張衝率泰山黃巾連破東平陸、無鹽二城。尤其是在無鹽泰山軍繳獲了數十萬石粟,一下子就緩解了轉輸壓力。之後泰山軍全軍改道,直上須昌。
須昌這個地方張衝和他的老弟兄們來過,張衝現在還記得那家趙氏的族人緬懷家族榮耀,當時張衝還不太知道他們須昌趙氏的跟腳,直到後麵聽蔡邕說,他才知道原來此家當年是須昌侯趙衍之後,其人最大的功勳就是為當時困頓漢中的劉邦找到了一條古道,然後韓信才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直入關中。
當時張衝聽這段講古後,就留意了,打算找機會從趙氏族人手中弄到這條古道的信息。因為這條道太重要了,要知道日後他便是入了關中,要想騰飛也還要插上兩麵翅膀,這一麵就是益州,一麵就是並州。入並州沒什麼多講的,總歸是那幾條渡口,沒那麼多花招,但是入益州可就要命了。
關中入益州,首要就是入漢中,而關中與漢中之間有一道天險,那就是八百裡秦嶺,其東西橫亙,巍峨險峻。要想入漢中,必須要翻越秦嶺,走的就是先民們鋪設的棧道。
而關中入漢中崎區路險,幾乎都是山間小道,走不得大軍。而唯有三條路能行軍,分彆是褒斜道、子午道、儻駱道三條路。
褒斜道連接褒水、斜水河穀,南端在褒城,北端終點在斜水穀口。這條路也是最早修建的官道,始建於殷商,是漢中入關中最近的一條路。
然後就是子午道,它南起子午地,貫穿子午穀,直接到距離長安沒多遠的子午關,可以說,是距離長安最近的一條路。當年劉邦被項羽趕入漢中,走的就是這條路。
最後就是儻駱道,這條路正好在褒斜道和儻駱道之間,總之中和了二路的優勢,但缺點是這條路最難走。
但張衝知道,這些道幾乎都是在明麵上的,各地都有守軍,要想在敵人防備的情況下通過這幾條路,隻有一個情況,全軍覆沒。後世曹爽走了中間的儻駱道,然後十萬大軍被王平三萬軍打的幾乎全軍覆沒。
所以走關中不能隻走一條路,那樣就是死路,要正奇互用。而張衝打須昌就是拿下趙氏族人,從他們手中得到陳倉故道的路線,為以後入蜀,添一點準備。
當然,這條到陳倉故道被發現後,自然不再隱秘,但趙氏以此道而榮,肯定有一些自己的詳細信息,這些都是張衝要的。
而在張衝帶著大***道北上須昌,河北太平道送來了張角最新的軍報。自張衝放棄北上與張角團營,張角送來的信就越發委婉了,張衝知道這是張角已經忌憚他了,但這又能如何呢?至少現在大夥還是一起打漢庭的,湊活著過唄。….
張角的信講述了四月到五月的情況,雖然張角在信中說河北已無礙,隻餘鄴城未下,但張衝立馬就知道,張角果然是頓兵鄴城下了。
這也難怪,魏郡郡治鄴城並不是尋常城邑,自春秋以來就是名都大邑。
首先是此地為北方之要衝,其處太行之東的交通要道上。北經邯鄲可至薊城;南下黎陽可渡大河趨豫東;西過滏口穿太行而入並州;東行至倉亭津渡大河可入兗州,繼而趨青,可謂北方要衝樞紐。
再加上鄴城周遭地勢平坦,道路四通八達,又有經漳水、洹諸水與白溝、黃河聯係而使用水路運輸。總之一句話就是:振此一郡之卒,可懾冀州之眾。舉軍東向,青州可定。回軍北顧,幽州不足畏。率軍向西,並州震動,是一等一的寶地。
所以張角打鄴城也有想以此地為基業的打算。但奈何這麼好的地方,防守也嚴密。此地西側
為巍巍太行,守滏口陘即能堵東麵之地。東南兩麵是黃河天塹,有黎陽、白馬、倉亭等渡口以為防備。然後他的南北又是漳、洹、滏水流過,能起到阻礙敵兵行進作用。
而張角就是被堵在了鄴城以北,不得寸進。雖然張角在信中說已經破了鄴城的外圍,旦夕可下。但張衝明白,留給張角的時間並不多了。
張衝之前留言給張角,讓他注意北麵下來的幽州突騎。這次張角信中沒有說關於幽州方麵的事,也不知道他有沒有上心。
張角這次在信中,再次提及了讓張衝北上與他團營的事,張角的意思是,現在張衝的泰山軍既然要去東郡,那正可以彙合東郡的太平道一起從倉亭渡北上,與他前後夾擊鄴城。
張衝拿著信不置可否,不論張角如何,他泰山太平道依舊按原計劃走。
先前他破了章縣、東平陸、無鹽三地後,實力再一次膨脹。其中章縣得將高雅、吳資、趙庶、李鄒,俱有勇力,張衝選四人入橫撞隊。到了東平陸,有太平道徒謝輝、武榮率東平陸黃巾一千眾投奔。張衝簡其精勇三百,又補了二百東平國降俘編成一部,號「平陸營」,由謝輝為主、武榮為副,餘者編入老營。
而等打下無鹽,本地太平道將趙亮、朱英帶太平道眾二千,與張衝彙軍,張衝還是簡其精勇四百編成了無鹽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