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彈劾(2 / 2)

犁漢 請叫我陳總長 9927 字 3個月前

而這一次賈詡給董卓獻的就是坐山觀虎鬥。

一開始董卓收到張讓的書信後,也沒多想,帶著兵馬就從蒲阪渡過大河。但走到臨晉的時候,賈詡卻給他建議,可以暫停在這裡,以觀長安之變。

董卓多醒目的一個人啊,當時拍著大腿就說這個建議提的好。

現在內外朝相鬥,他急個什麼勁?打,先讓兩邊打的都剩最後一口氣,那時候才是他董卓收拾殘局的時候。

於是,董卓就真的停在了臨晉不走了,將自己的老營設在洛水東十裡的一處平原上,然後就將各部散了出去,分地駐紮。

而董卓停在了臨晉後,就以前將軍的符節,讓臨晉縣提供他軍隊一個月的糧食。

董卓有兩萬人,不提軍馬這些牲口,隻是人吃的,一個月也要四萬石。

這麼龐大的軍糧簡直是要臨晉令的老命了。但他不敢不給,因為宦官們給董卓的詔書就有一條,讓沿路郡縣供應大軍所需。

除了這一條外,臨晉令更是怕董卓這個人。此人麾下都是秦胡義從,不給軍糧,這些人就會直接來搶。

於是臨晉令隻能硬著頭皮找來縣內大族,一起分擔這批軍糧。

董卓的凶名,這些大族哪沒聽過?隻能認倒黴,給董卓大軍輸獻糧食。

當然其中也有頭鐵的,自恃朝中有人,不將董卓放在眼裡。隨後就遭到了董卓的報複,整個塢壁都被劫掠一空了。

這下子殺雞駭猴,無人再敢

忤逆董卓的意思。

就這樣,靠著本地源源不斷的輸獻,董卓的前將軍集團就這樣留在了臨晉,時刻觀察著長安的局勢。

此時,董卓就在大帳內和李儒私下說著話:

“文優,你就是郃陽人吧,現在不忙,要不允你休沐幾日,讓你回去衣錦還鄉一番?”

董卓這樣的西北軍漢就是這樣的實誠漢子,人生最風光莫過於衣錦還鄉。

但李儒搖了搖頭:

“主公,儒料京中大變就在這幾日。我們要時刻觀察形勢,一擊定乾坤。”

董卓笑了笑,沒再堅持,而是問起了現在的局勢:

“現在這局勢你再給我透透,總有點不踏實。”

於是李儒道:

“如今局勢確實頗為詭譎,但從整個天下來論,可以用兩京對立,群雄逐鹿來言之。兩京對立自不用說,這關東關西都已經打了三次大規模的戰事了,怕一時誰都打不開局麵。而群雄則是河北和關東的形勢。”

董卓點頭,意思李儒繼續講:

“自盧帥覆於左人亭,如今燕山以南、大河以北悉為泰山軍的勢力。彼一旦消化了河北,能得萬騎,帶甲十餘萬的龐大兵力。此等軍勢,天下不可與之爭。至於汝潁的袁紹、南陽的袁術、青州的劉虞,皆能稱一時之雄,但怕是擋不住泰山賊的。”

即便不是第一次聽這句話了,但董卓還是焦急得站了起來踱步,他惡狠狠地望著北麵,罵道:

“我料盧子乾是天下名帥,沒想到敗在了饑民土寇手裡。”

但嘴裡是這麼說,心裡卻是慶幸自己見機快,發現形勢不對,就穿太行山回到了河東。不然再留在河北,他董卓也要折在張衝小兒手上。

其實董卓如今的行動,正是對張衝拿下河北的一種反應。

他為何要冒著巨大風險提兵入京?就是因為張衝給他的壓力太大了。如今占據了整個太行山東麓以及河內北部的泰山軍,隨時有可能從北麵和東麵,兩麵包抄河東。

如果董卓再不采取行動,他根本扛不住泰山軍。

而他和李儒商議的行動就是趁著這次機會,控製關西中樞,以關中四塞之險要阻擋泰山軍。

但這裡麵的一個難度是,董卓的兵力並不占優。如今長安是采取強乾弱枝的策略,光在京兵馬不下七八萬,如果硬碰硬的話,河東軍團可能攏不住這個局麵。

所以還是得靠大義,但到目前二人還是想不到有什麼好的名義,這也是他們一直留在臨晉的一個原因吧。

這種事情,二人並沒有找幕下的其他幕僚商議,畢竟大事要嚴,必止於私室,必止於二三人。

從這一點,這個西州老革的確要比膏粱子弟楊彪要強出不少。

不過二人的這個頭痛事很快就會不成問題,天上掉下的潑天富貴很快就砸在他董匹夫的頭上了。

……

遠在河北鄴城的張衝萬萬想不到自己會是千裡之外的長安血殺的動因。

實際上這也不奇怪,當泰山軍膨脹到如今這個體量,這天下大事哪一件離開得了他張某人的影響?

但這大也有大的難處,至少張衝要處理的政務就比過去更多了。

此時,他就在泰平宮的前殿翻閱著尚書郎們整理好的重要情報,都是關於天下現在的局勢的。

涼州那邊的屯墾兵起義的消息還沒傳到河北,這會送來的都是一些關東的信息。

如這一條:

“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張衝用朱筆圈了趙慈、秦頡兩人,又在邊上寫了一個袁術的名字。他本能的覺得這件事和袁術脫不了關係。

然後又看到一條:

“荊州長沙區星反,零陵、桂陽相繼響應,荊南四郡大亂。”

這條消息張衝有記憶,曆史上好像是孫堅平定的。現在孫堅還在青州,不知道這事怎麼解決。

想了想,張衝批了一句:

“重點查劉表及荊州豪族的動向。”

再複起,寇太原。

張衝批:

“請郭泰明日入宮。”

郭泰是白波黃巾的魁首,相應的情況可以從他那裡了解。

之後又是汝南黃巾的消息,他們拒絕了張衝遞去的橄欖枝,還是要留在汝南一帶。

他們給張衝的回複是:

“他們已經放下刀撿起犁,重新過上了平常人的日子,不再想打打殺殺。”

張衝對此頗為無奈,喟歎道:

“我何嘗不想天下融刀鑄犁,可惜這世道不允許。”

張衝到底顧念當年的戰友情,就想讓駐紮在奉高的關羽多注意汝南的情況。

想著關羽,張衝就隨手在右邊那摞文牘上翻找著,但一直翻找了幾遍,他才在最

心裡責怪著尚書郎那幫年輕人的的不靠譜,奉高作為外鎮重地,優先級那麼高,怎麼能放在最

然後張衝就翻看了這篇文牘,繼而大怒。

為何?

原來這篇文牘竟然是奉高地方彈劾左軍元帥關羽的加急奏報。

如此還得了?

回歸河北,敬請期待。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