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直不說話的故國川王這個時候終於說話了,他淡淡道:
“那就找一個會漢話的,涉水過去,和那些漢人交涉!”
說完,故國川王就結束了這一次的軍議。
而今天就是高句麗使者回來的日子,而且出人意料的是,那些漢人真的就將消奴部等一眾貴族屍體送了回來。
而為了運送這些屍體,泰山軍還在太子河上搭建了一座小浮橋,專門用來運輸。
對於這個,高句麗人並不以為意,因為就這條狹窄的浮橋,上來多少兵死多少。
之後,在稍微處理了一下這些貴族的屍體後,故國川王又一次召開了軍議,而這一次直接問眾國族此戰的想法。
很顯然,故國川王並不打算就這樣灰溜溜回去,這一次出山是他提議的,如果這樣回去,他這個王位必然坐不住的。
所以留給故國川王的選擇其實隻有一個,就是打!
而現在就討論如何打!
於是諸多國族紛紛各抒己見,有說和對麵的漢人軍隊直接下戰書的。有說可以揀選勇士涉渡襲擊敵軍糧秣的。
總之各個踴躍。
故國川王見之前的老部長老一直不說話,遂問:
“我的對盧,你有何教我?”
老部長老沉吟了一下,認真道:
“為何我等一定要執著於突破這裡呢?難道我高句麗出山口隻有太子河一道嗎?所以我的建議就是,我們可以在這裡故布疑兵,然後令國中的剩餘國人眾從北麵的小遼水上遊南下。那些漢人大兵都蝟集在這裡,正適合我們取其後方。”
接著老部長老就開始敘述:
“這樣做的好處有三,一是可以入無人之境,取勝極易。二可以拓地收眾,全取玄菟的肥沃田土,獲得補給。三可以從北麵南下與我們這裡遙相呼應,到時候敵軍震怖,腹背受敵,必敗!”
可以說這個建議無論從哪邊看都是非常中肯的。
但其中就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完全沒有考慮襄平城內的公孫家能不能堅持到高句麗人獲勝。
當故國川王說出這番憂慮的時候,又補充了一句:
“即便我們真的襲占了玄菟,但如果這個時候公孫家被敵軍給攻滅了,那也是無用的。以我們高句麗人自己是占領不了這廣闊的遼東的。”
故國川王這次出山有自己的戰略安排,他明白光靠自己高句麗人無論是威望還是人口都不足以占領遼東。
這個時候就需要扶持一個漢人的傀儡以減緩高句麗人的統治難度,而遼東的公孫家就被故國川王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也是他要救援襄平的理由。
但當故國川王說完這話後,老部長老輕蔑一笑,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高句麗小族,漢人為大族,小族鬥大族,不想著先占一點是一點,卻為一些不可能的事影響了眼前的利益,真的是愚蠢。”
老部長老最後更是毫不客氣道:
“大王,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國中武士十死其四,還想著全占遼東吧?我高句麗人用了百年打出了白山,又用了百年擴土至濱海、雪原。但這些地方呢?哪處不是人煙稀少,十倍都頂不住遼東一地。而就這樣,我們都用了二百年,大王難道覺得自己比大武王還英明吧。”
此刻故國川王的臉色已經相當難看了,隻是他克製住了,強笑道:
“老部說的嚴重了,事都是人做的,如果今人都不如古人,那我高句麗也不會有現在,至今還在山裡轉呢。”
但老部長老壓根不給麵子,說了個更刺其心的話:
“大王,我之所以現在還建議攻玄菟,就是知道咱們退不得。如今損失慘重成這樣,不說如何和國人們交代,就是那些扶餘人都會吞了我們。此時我族實際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大王彆再做夢了。”
這一番話最後終於讓故國川王破防了。
其人拂袖怒斥:
“老部你老了,此軍國大事非你所能知。退下吧。”
說完就讓宮衛拖其下去。
被拉出去的老部長老見故國川王還在執迷不悟,隻能仰天悲歎:
“難道我高句麗一族要儘亡於此嗎?”
爾後一口血噴出,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