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協卻怎麼也想不到,正是董卓身體走到了最後關頭,他才終於提出了要封王!
在前日李儒上表的時候,其人言語間就表露出這所謂的封王其實是對董卓將死的慰藉。
反正董卓都要死了,臨死前封個王,也算是對董係一派的安慰吧。
李儒話說得好聽,但劉協敏銳的意識到不能答應。
之後他爭取了兩天時間,和自己的心腹士孫瑞、趙溫二人商議。
兩人都是富餘政治鬥爭的老臣了,一下子就看出了李儒的上表的目的。
那就是為董卓的弟弟、侄子和女婿鋪路。
因為隨著李儒請封秦王表之外,還有一條給董卓請的封國。
這所謂的封國正是大九州的雍州之地。
眾所周知,大漢天下有十四個州,但在大禹劃定的天下中,其實是大九州。
而這雍州就是司、涼二州。
是的,這董卓要封秦王,竟然一下子就想要走司、涼二州作為封國,那最後天子還能剩下什麼?
就連益州現在也是李傕這些人的地盤,換言之,一旦答應董卓,那他劉協真就是一個名義的天子了。
雖然現在的情況也確實如此,但實際是這樣,就更不能讓名分也給出去。
所以,君臣三人仔細想了一遍,終究讓他們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那就是董卓的弟弟董旻,那個在大亂中護著自己的奉車都尉。
……
此時,大殿內,董係大臣們已經全部到場了。
因為董卓不在,這些人頗為放肆,就在大殿內隨意走動,言談無忌,全然沒有將天子放在眼裡。
最後還是李儒看不下去,才出言嗬斥這些粗漢,讓他們保持安靜。
等前殿陸續安靜下來,該走的朝議就開始了。
其實這一次大朝在關西也是非常罕見的。
在最亂的那幾年,無論是先帝還是現在的小皇帝,都是每日具體點名召見三公九卿,然後具體事情具體決斷。
像現在這麼這般將人叫來得這麼齊的,還是第一次。
但大夥都知道原由,看來陛下終於還是扛不住董卓那些人的壓力,真就要給董卓封王了。
想到這裡,一些依舊忠誠於大漢的朝臣們黯然神傷。
果然,不用邊上小黃門說話,陛階下的李儒出列奏表。
他直視上麵的劉協,見他臉色平靜,雖然訝異,但還是朗聲說道:
“當初先帝西奔,海內沸騰,天下變民四起,人心幾不屬漢。而當時,是丞相於河東擋住了亂軍。繼後,先帝駕崩,宮內府內相爭,長安一日三驚,也是丞相臨危受命,長驅入京,扶保漢室。”
“此兩大功,隻一個放在他人頭上,就是封侯之功了。而丞相呢?之後又略定不順,征討不忠,如此大功,大恩,封王之賞本就應當,更不用說丞相病篤,此生所願不過如此。請陛下恩準?”
如同是說好的一樣,隨著李儒這一句話,背後齊刷刷的大臣們出列附和,其人數占據了前殿裡的一大部分。
剩下的一些人,本來也想出列的,但看到前頭的趙溫看過來的眼神,整個人就僵在那不動了。
那副想邁又不敢邁的樣子,頗為滑稽。
今日,離庚子年元旦,隻有七日。
但這一番唱表,上頭的劉協還是不動聲色,完全不接話。
但其實李儒到這個時候,已經不用管什麼劉協同意不同意了,他隻是當這一次是走個過場。
實際上,他這次正好是要討論,那就是給董卓加封秦王的流程該怎麼走。
這並不是李儒不學無術,而是大漢除了在前漢時期封了異姓八王,和呂氏兄弟之外,之後就再沒有封過異姓王了。
所以該給異姓封王到底是個什麼流程,天下能知道的也就是那些鑽研古籍的人才知道。
所以,不用上麵劉協說話,李儒就越俎代庖的麵向全體朝臣:
“隻是封王之事重大,茲由卿等商議,應如何封之。”
李儒這時候是真的什麼話都敢說了,那句卿等也是他能講的?
一些朝臣偷偷的看向劉協,見他依舊麵無表情,似乎對李儒的僭越無動於衷了。
如此,一些搖擺的朝臣再一次傾斜了他們心頭的天平。
其實在小皇帝準備的時候,李儒也在準備。
就在他這話落下後,當即就有人出列給了“答案”:
“昔周天子封諸侯,謂之錫命。受封諸侯當於黃土之上,接天子冊命,受九錫,得爵王之土也。”
這句話其實暴露了董係一派的共識,那就是要把劉協當成虛天子,實權儘歸秦王。
從王莽當年故事來看,董卓真的還是夠意思的,也許他真的隻是想做大漢天子下的秦王吧。
但現場是什麼狀況呢?隻四個字:
“緘默無言”!
而打破沉默的,就是外朝帝黨的領袖,趙溫。
他沒有讓他的門生出頭說話,而是直接站出來說道:
“夫受九錫,廣開土宇,周公其人也。漢封八王,與高祖俱起布衣,創定王業,其功至大,董卓何可比之?”
趙溫直呼董卓其名,讓李儒臉色非常難看。
於是他手往下一壓,背後一個粗豪的武士直接衝了出來。
他拽住趙溫的袖子,一把就將他拉到了過道,然後對著趙溫的肚子就是一腳,隻把老頭踹得砸在了地上。
此人當眾揍完趙溫後,扭頭就猙獰得看向眾膽寒的朝臣,罵道:
“無我家丞相在,爾等早就不知道死求在哪了,還能在這裡指三道四?”
“我看你們是活膩歪了。”
整個前殿雅雀無聲,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八百二十二章:匕現)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