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尹霍(2 / 2)

犁漢 請叫我陳總長 5991 字 1個月前

然後,劉協又令宮中的太醫和善藥去丞相府會診,每日都將丞相的身體狀況落在文字,傳回朝廷。

朝廷的這些人,哪個不是富於政治鬥爭經驗,如何不知道這是小皇帝在斷董卓的政治生命。

而政治生命一斷,那董卓自己的生命其實也就是開始倒計時了。

再然後,小皇帝又秘密在宮中召見了十餘位涼州係的軍將,他們都是隸屬在北宮的北軍係統。

因為是秘密召見,沒有人知道這些人和小皇帝說了什麼,隻知道這些個涼州軍將在不同的時間段入宮了,然後又心事重重的出宮。

其實,不論這些人和皇帝談了什麼,丞相府的一乾人都不會對這些人信任了,因為在這個節骨眼單獨入宮,本身就說明了情況。

也許,這本身也在小皇帝的算計中吧。

反正,經過一係列的政治收買,小皇帝覺得在自己掌握了長安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此前京畿的軍事力量是先帝建立的西園五十四都,但後麵隨著董卓入朝,將這些力量重新整合為飛熊軍,統一歸在自己帳下指揮。

後麵,董卓又通過不斷將老西園軍派到前線的方式,陸續掌控了這股飛熊軍力量。

但現在,小皇帝卻從飛熊軍中挑選了一批精銳武士建成羽林軍,作為自己北宮的核心力量。

從大風大浪裡過來的小皇帝比誰都明白槍杆子的重要性。

搞定了槍杆子,劉協緊接著就開始了一係列中樞的人事變更。

自董卓廢三公,獨霸朝政後,朝廷中有分量的官職基本就是九卿和尚書令。

其中尚書令一職又尤為重要,因為按照漢家詔律,一切詔書皆需要由尚書令發出,才為正詔,不然就是為矯詔。

而現在的尚書令是誰呢?正是董係的核心,李儒。

現在劉協要想打通內外朝的聯係,那就必須拿下李儒。而李儒又作為董係的核心,直接拿下李儒就相當於對董係決裂開戰。

所以問題就僵在這了,但作為小皇帝智囊的趙溫卻給他提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再增補兩個尚書令,將此前一個尚書令變成三個。

而且還特彆規定,一份詔書隻需要有兩個尚書令簽字畫押,就可以被批準。

如此,小皇帝直接可以繞過李儒,對朝廷的官員任免做出決策。

這被增補的兩名尚書令,分彆就是董承和伏完,皆是外戚。

小皇帝還有自己的理由。

他說如今外辱在側,急需在中朝補充曉略軍事的人才,作為參讚軍事,而董承就是這樣的軍事人才,有他補充入尚書台,對後麵的關中防禦戰會有裨益。

而提拔伏完的理由更是沒毛病了,因為伏完本身就是一個“好”乾部。

作為伏氏精學的出色子弟,伏完是典型的經學型官員,提倡聖人之道,以純孝愛民翁名,本身就在朝野有很大的影響力。

將他補入尚書台,本身就是眾望所歸的事情。

所以二人的任命無可指責,至於兩人都是皇帝的外戚身份,那隻能說是個不起眼的誤會。

當然,伏完本身也不是個不通權變的人。

當年在楊彪等人發動前殿政變失敗,其人和一眾正臣都被關押在詔獄。

而時為廷尉的伏完直接上書,說為了防止楊彪等人在審訊過程中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就建議不要審訊了,全部處死。

當時負責朝廷的已經是董卓了,他當然滿意這個建議,因為他自己本身在這件事中也不乾淨,深怕楊彪在過程中說了不該說的。

而小皇帝則是被說服的,因為伏完這事還是挺周到的,因為要是楊彪說了宮闈種種或者先帝種種,肯定是不好的。

到時候這忠還怎麼講,這朝廷顏麵還怎麼維持?

所以伏完的這條建議很快就被采納,楊彪也因此速死在詔寺之中,後來連葬到哪裡都沒人能說清楚。

也是因為這件事,伏完入了董卓的眼,讓他的女兒入宮做了小皇帝的皇後。

此時病入膏肓的董卓可能做夢也沒想到,當年自己隨手一筆,就會給自己挖出這麼大的坑。

到現在,小皇帝做到這一步的時候,朝廷上下已經沒有人有幻覺了,都知道那條市井喧囂的謠言是真的,皇帝真的要對董係的人下手了。

此時的劉協,在決策圈有趙溫、在擬詔圈有董承、伏完,在執行上有沮儁等武人,還有倒戈的涼州係武人,可以說已經形成了穩定的小集團了。

如是,除董行動次第展開。

而在行動之前,劉協發起了一場大辯論。

這一次在朝廷上,皇帝問眾人如何評價“伊霍之事”。

在政治上,所謂的伊霍之事是有雙重理解的。

往好的方麵說,那就是伊霍之事符合孟子所說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

對社稷之忠是大忠,對君主之忠是小忠,大臣在兩者不可得兼之時能識大體。

而伊霍就是這樣大忠之人。

而同樣的事情,往壞的方麵講,就是將皇帝玩弄在鼓掌中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此時,劉協就是用這個辦法去測試朝臣們對除董一事的態度,是看擁護的人多,還是反對的人多。

這種以小見大,正是政治家玩弄政治信號的典型手段,從這方麵看,小皇帝果然不愧是權術高手。

本來這事到這個程度,這測試也就是走個過場了,在場這些消息靈通的朝臣自然不會在這個關頭犯什麼傻。

但偏偏從人群中走出一人,對著小皇帝就是一頓磕頭,聲淚俱下:

“伊霍再如何,也是商臣、漢臣,恪守的也是為臣之道。試問,昔日伊霍在世,看見泰山賊入關,焉不是忠臣名將?陛下,萬萬不可冒此大險,一旦招起大變,社稷難存啊。”

劉協的臉色非常難看,因為跳出來反對他的就是趙謙。

這個泥古不化的老頭,怎麼還在擋著道呢?

真當他這個皇帝不敢殺一二青綬為大事祭旗嗎?

如是,劉協看著磕頭的趙謙,露出了危險的表情。

……

此時,在皇帝召開尹霍故事的辯論會時,董家人已經在行動了。

來自邊地的武人們短於權術,在之前的朝政爭奪中大大輸給了皇帝,但這些人卻有著自己的行為邏輯。

那就是少給乃公扯什麼權術,涼州漢子操刀上去就是乾!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八百三十四章:尹霍)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