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軍東西兩路都丟了曹軍主力時,此時中路的丁盛卻忙著更緊要的事。
那就是在原先的曹操營壁上建立自己的中軍所,用以聯係東西各路。
戰場上的信息溝通是非常困難的。
兩邊要想構建穩定的信息渠道就必須雙方都有固定位置,不然隻要有一方隨意機動,那信息傳遞就是單向的。
所以為了讓戰場各處的部隊能及時聯係到自己,丁盛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固定自己的戰場指揮所。
此時,在選定了曹操留下的營壘後,丁盛第一時間放出去了一批哨騎去東西兩邊尋找麾下部隊,告訴他們現在本軍所在的位置。
當然這些哨騎也不是單單就為了這麼一件事去跑一趟的,他們還要取得各部的戰損信息和現在的戰場態勢。
在做完這些後,丁盛就在曹操留下的軍帳裡四處走,觀摩觀摩這個曹賊留下的大帳。
走了一圈,丁盛還意外的從帷幕下麵翻到一摞竹簡,他以為是什麼重要的情報呢,可打開看的一眼卻發現這竟然是《孫子兵法》。
丁盛當然聽過孫子兵法,當年張王隨軍教導他們的時候,就用過這套。
想到這裡,丁盛還拿出來翻了翻。
而這一翻倒真的把丁盛給驚到了,因為他看到這份竹簡上,在每行的側邊都用寫了一些蠅頭小字。
丁盛睜大眼睛細看,才發現這些都是對原文的注疏。
卻不想隻是看了一眼,丁盛就將這竹簡丟在了一邊,噗嗤一笑:
”這曹賊竟然還能給《孫子兵法》注疏?也是個不知天高低厚的。我家張王那般天資神武都沒說給《孫子兵法》注疏的。”
說完,就不理會這竹簡了,而是徑直坐到了榻上,準備接受來自各麵的消息。
但等到後麵,卻也是回來了一批。
原來出去的隻聯係到了東線的金泉,至於張黑子他們卻一直沒有聯係上。
不過很快張黑子的令兵倒是找到了大營來了,並為丁盛帶來了他們已經占據了胡林口,但可惜卻讓夏侯惇的主力給跑了。
即便這令兵後麵又說也繳獲了數百曹軍,但依然讓丁盛怒不可遏。而讓丁盛更怒的還在後麵,那就是東路那邊也來了回令,說也放走了對麵的曹軍。
此時丁盛內心中已經不再懷疑曹操的撤退,大聲對帳外傳令:
“讓徐邈給我跑起來,去給我追擊敵軍!”
然後他又讓這兩個令兵各自回去,讓他們不用與他中軍彙合,直接去追逃竄之敵。
他倒是要看看,前方就是山丘路,這些曹軍到底能跑到哪裡去!
……
從胡楊口成功撤退後,夏侯惇並沒有直接去追曹操,而是按照曹操此前給他的軍令撤退到了廣縣城外的堯王山附近。
堯王山據傳是當年堯巡狩登此山,後人遂以此名山。
而拋開堯王山這些頗為神話的意味,他實際上就是從齊國丘陵山地與北海平原地區的交界地帶。
可以說,過了堯王山後,就是一馬平川的北海平原了。
夏侯惇到這裡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在這裡徹底堵住泰山軍的出山口。
按照曹操的計劃是將泰山軍消滅在齊國這片丘陵山區的,所以曹操提前就讓審配、辛毗、卞秉、杜襲、崔琰五將分兵領兵四千分布於金鬥山、黑山、明祖山、雀山四山上。
其中明祖山在北、黑山在西、金鬥山在西南,雀山在南,四山一起與東麵的堯王山一樣共同像五指山一樣將中間的丘陵地死死圍住。
可以說,一旦泰山軍追擊到這裡,隻要突破不了最東麵的堯王山,那就真的是甕中捉鱉,插翅難逃了。
而為了完成這一整體戰略,這堯王山陣地的穩固就成了重中之重。
也正是這個原因,曹操即便知道夏侯惇所部可能撤得晚了,但依舊讓他們直奔堯王山陣地。
而夏侯惇不愧是名將,帶著所部一萬四千人兼行二十裡,在天色稍微晚的時候,終於趕到了堯王山陣地。
此時堯王山腳下已經挖掘好了溝壑,並一路向南和向西兩個方向延伸,直到完全封鎖住兩邊出山的通道。
這些壕溝都是曹操命民壯所挖掘,而且因為山腳下兩側都是茂密的森林,所以更為壕溝增添了阻遏能力。
所以當夏侯惇登上山頂,在落日的餘暉下俯瞰下方,一眼就確定兩邊的密林是絕好的藏兵之處。
於是他依舊讓在狙擊戰中表現突出的劉柱、呂建兩個營分彆埋伏在兩處的密林中,然後就令各部就地休息。
而夏侯惇則親自又去了一趟山後的平原,那裡就是曹操的中護軍所在,是作為全軍總預備隊來使用。
夏侯惇到底還是有點不放心,還是想親自去曹操那邊,僅僅是聽一聽這個族弟的聲音也是好的。
因為夏侯惇很清楚,如果這一次失敗了,也許那就將是他最後一次見族兄了。
落日的餘暉灑在夏侯惇的披風上,照耀著他縱馬的身姿,是那麼的淒然落寞。
……
三月初九,未時。
金泉、謝輝的萬人大軍正追擊著趙儼殘軍衝入了山區。
此刻在蜿蜒的山道內,無數麵杏黃小旗獵獵生風,無數泰山軍吏士正追擊著一股敵軍。
金泉縱馬轉上一處土坡,然後就見到視野之外,一支敵軍騎軍小隊正狼狽奔竄,當中很多人身上都是插著箭矢,時不時見到不支的哀嚎的落下馬。
而在他們的身後大概一百步的位置,泰山軍的突騎們就是不緩不慢的綴著。
他們也不上去貼近那些曹軍,就時不時地衝著對麵來一箭。總之就保持著不讓你拚命卻又讓你一直流血的狀態。
這種戰法是典型的草原戰法,可以說草原上狩獵得出的軍事技巧了。
而土坡上的金泉看得很清楚,那就是那些曹軍殘騎實已經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怕不是很快就要落在那些突騎手上。
果然,金泉這邊正有這樣的想法,遠處那些曹軍騎士們也意識到再不拚命的話可能戰馬都跑不動了。
所以在幾個勇士的呼和下,這些曹軍騎士紛紛調轉了馬頭,開始對著泰山軍迎麵衝過去。
臨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但這種想法固然壯烈卻頗為不切實際,為何?因為在騎戰中,當你的馬力不如人的時候,你就是想拚命都是一種奢望。
當曹軍衝過來的時候,泰山軍呼嘯著扭頭就跑。
這些泰山軍騎士肯定有很多草原勇士,因為他們在撤退的過程中竟然可以做到扭頭騎射。
於是一番番箭羽下來,曹軍越衝落馬的就越是多,而他們距離泰山軍的速度卻絲毫沒有減少。
這下子所有曹軍都絕望了,似乎在那裡怒吼,而且也放棄了追趕,就停留在了原地。
但下一瞬間,原先還扭頭跑的泰山軍突騎,隻是在一聲哨子的命令下,竟然斜斜的拐了一個圈,最後筆直地衝向了在原地的曹軍。
於是,毫無意外,這支曹軍騎士小隊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