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王山下,殺聲震天。
成千上萬的泰山軍如同巨大的鋪蓋一樣鋪滿山坡下的山田,無數明黃色彷佛金鱗一樣層層圍繞在藥王山上,爆發出無窮的聲浪。
在堯王山腰處的陣地上,夏侯惇渾身是血的呼喝著,命令潰兵再一次返回前麵的陣地。
即便是剛剛夏侯惇已經當場斬殺了逃竄的曹將,但依然沒有能夠讓這些喪失膽氣的曹軍再回去。
夏侯惇不說話了,而是從後麵召出一批穿戴鐵甲的背旗兵跳下山坡,用刀戟威逼著這些潰兵退了回去。
現在已經是戰事爆發的下午了,但僅僅隻是兩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夏侯惇已經丟掉了他全部的外圍陣地。
泰山軍太能打了,出現的也太意外了。
誰能想到當早晨山間的薄霧退散時,泰山軍竟然會直接出現在了堯王山腳下,就好像是天兵天降一樣。
兩側山間道的森林陣地是最先丟的,這些人甚至沒有發揮出他們應有的戰力,就被猛衝猛打的泰山軍給擊潰了。
曹軍將戰場設定在齊國丘陵地區固然是為了方便打伏擊戰,但卻並沒意識到,這起伏蜿蜒的丘陵密林卻是這些泰山軍的主場。
來自鮮卑山和長白山諸部落的平州武士在這裡找到了在家鄉狩獵的感覺,在這裡充分發揮著戰鬥力。
那些森林內的曹軍在片刻就被擊碎,不斷向著堯王山主峰陣地撤退。
也正是順著追擊的路,那些泰山軍勇士們一刻不歇,順著這些潰兵就衝上了堯王山。
而現在,堯王山腳下的曹軍也被擊潰了,沿著山脊線慌忙跑到了中峰。
一直在這裡調度防線的夏侯惇是又急又氣,連接斬了幾個愛將,才將潰亂的趨勢給穩住,並用手上的督戰兵給驅趕了回去。
但不等這邊夏侯惇這邊歇兩口氣,剛剛被整束著的曹軍一下子又亂了,然後他就見到一支披著鐵甲的泰山軍就衝了上來。
他們舉著刀兵在曹軍人群中大肆屠殺著,嘴裡不斷呼喝著不同的語言,嚎叫聲撕裂天空。
也正是這個時候,夏侯惇終於明白為何山腳下的兵潰退得這麼快了。
僅僅是看一眼,夏侯惇就能看到這些甲士的甲胄至少四十斤,但這些人披著如此重的甲胄,卻依然能在山林溝壑間跳蕩奔衝,這是何等的體能?
披四十斤甲奔行,本已經是古之魏武卒一般的精兵了,而現在這些人卻能在溝壑間跳蕩,那簡直是比魏武卒還要精銳呀。
此刻夏侯惇內心充滿了不解,不明白為何泰山軍總有那麼多的精兵。
良臣猛將固然難得,但細細去尋也還是能找到不少的,隻要上位者能有容人、用人的格局,自然不愁人才奔赴。
但軍中有精兵,出精兵,那就不簡單了,那不僅是整個體係的優秀,更是有足夠的精兵來源地。
和外行人理解的不同,精兵的成就並不是在軍營和戰場,而是在入營之前就已經是了。
隻有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有意識的參與到軍事技能的訓練和使用,然後肉食主食又不缺,才能養成一個精兵的底蘊。
也正是這個原因,曆代中原王朝也隻有少部分地區的人口才能成為帝國的精兵來源地。
農夫可成兵,但要想成為精兵那就需要在血與火,在大浪淘沙中才能成長出來。所以明明中原王朝在人口上比所有草原、東北勢力的人口加起來都要多,卻常在軍事上弱於對方的原因。
一語道之,那就是古代戰爭很少有技術能將人口優勢轉變為軍事優勢,唯有進入到了熱武器時代,軍事技術的進步才徹底敉平了人與人之間的鴻溝。
曹軍戰鬥力的確是不弱的,他吸納了大量的青州黃巾、本地遊俠、破亂莊園的武士、琅琊群峰的盜賊,以及豪強部曲。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吃武藝這份飯的,在長久的軍事戰爭中也曆練出來了,所以曹操賴之可以橫掃偏安的徐州。
但強不強又要和誰比了,泰山軍此前戰鬥力其實和曹軍現在也就在伯仲之間。
可能因為軍製建設和分地加持軍心會強點,但強也強不了多少。
真正讓泰山軍和一眾中原諸侯在軍事上拉開巨大差距的,實際上就是在泰山軍征服平、遼、代地區。
尤其是平州和遼州更是其中重中之重。
這三個地區在地理分界中,平、遼都是漁獵地區,代北草原是遊牧地區。而漁獵地區的部落人口在驍勇上是更甚於遊牧的。
因為漁獵部落的勇士,他們今日要吃飽飯就必須帶著弓箭進山打獵,而每一次打獵都是一次軍事技能的訓練和考核。
所以漁獵地區的人口雖然更少,但因為肉食充足,機警敏銳,可以說是一等一的精兵種子。
泰山軍正是將平、遼地區一代養成的勇士吸納一空,方才有了今日這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以上心思和布局,又豈是現在的夏侯惇能了解的?
所以決定勝負的又豈止是戰場?
看著那些泰山軍在前麵肆虐,夏侯惇大吼一聲就揮舞著環首刀衝了下來,一刀砍翻了一個沒防備的泰山軍後,後麵的牙兵們也已經怒吼的衝了過來。
兩旁的曹軍雜兵不斷後撤,將中間讓給了自家的牙兵和那些泰山軍。
人群中噴灑著血霧,怒吼聲、屎尿味充斥著這段狹窄的山腰上,如同地獄。
僅僅隻是砍死了第三個泰山軍,夏侯惇手裡這把百煉的環首刀就被磕崩了刀口,再擋下斜處的一柄鐵骨朵後,整口刀就直接崩碎了。
在奮力將刀把甩向那個泰山軍後,夏侯惇抽出了腰間的佩刀,然後用胸甲頂著一刀的代價,跳出了戰鬥圈。
此刻夏侯惇心裡大罵,這些泰山軍的甲胄怎麼這般堅固,個個能打,還穿得如此精良,這仗如何打得了?
然後他再環視了一下全場,更是讓他心裡一沉。
隻見地上躺著的大部分都是他的牙兵,山腰戰場上穿絳色軍衣戰鬥的,在肉眼可見的減少。
其實這個結果也並不意外。
要知道他夏侯惇手裡可是百煉刀,而這樣的寶刀都在連番砍擊下崩碎了,就更不用說牙兵們都拿的是常製刀兵了。
而實際上,這些戰死的牙兵也大多都是兵甲不如人而戰死的。
不過,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也可能是這一股泰山軍出擊前並沒有和友軍協調後,反正結果是,當他們已經在山腰陣地戰鬥不短時間了,但卻依舊不見後續部隊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