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卯時賄救妻兒(求追讀)(1 / 2)

季漢北地王 秋風渭水 5518 字 5個月前

卯時,曉風殘月,一夜刀兵大動,若非中軍虎騎及時出手,險些秩序淪喪,禍患蔓延。

成都大城之東,千秋池畔,虎騎監糜照挽弓立馬,率突搏精兵一百,靜靜等候。

今日使團要在此碰頭,然後過千秋池,出成都東門北赴雒縣。

糜照奉皇帝之命,負責隨行護衛。

昨夜方平兩營私鬥之亂,糜照還沒有來得及歇息,此刻頗為疲倦。

稍候不久,三輛馬車先後抵達彙合。

侍中張紹下車,士民簿丟失,他需要與另外兩位使臣商榷一番說辭。

駙馬都尉鄧良與黃門侍郎李驤見狀,皆下車行來。

三人並排立於千秋池畔,張紹愁眉不展道:“士民簿丟失,若鄧艾問及,吾等如何應對?”

黃門侍郎李驤麵色平常,卻是一聲不吭。

駙馬都尉鄧良目光呆滯,正在走神,就像是沒有睡醒一般。

張紹無奈,歎口氣吩咐兩人道:“若艾問起,便如實相告罷,走吧,莫誤了時辰。”

說完,張紹上前,輕輕拍了拍鄧良的肩膀。

鄧良回過神,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幾人便欲登車啟行。

正這時,忽有快馬飛至,虎騎監糜照目光一凜,正欲攔阻,卻見來人乃是觀閣令史陳壽。

張紹扭頭一看,卻是譙周門生,以為是譙周有事囑咐。

陳壽翻身下馬,大步流星趕來三人麵前,行禮道:“在下奉譙大夫之命,前來交送士民簿。”

“嗯?不是已經丟失了嗎?”

張紹盯著陳壽,心中奇怪不已。

陳壽話語稍頓,吞吞吐吐道:“此乃長水校尉胡博在太常府中搜到,昨夜宮中問罪之時胡博所呈。”

說罷,便將懷中的士民簿摸出,垂首遞給張紹。

張紹麵色頓時冷了下來,此話一出,他便已明白,尚書台之難,必是朝中宵小所為!

昨夜張府慘劇,恐怕也絕非胡博率意而為,或許早有預謀。

亂象頻出,國何不亡?

張紹一把奪過陳壽手上的士民簿,冷哼一聲,轉身便上了馬車。

陳壽猶豫一瞬,又開口道:“方才,大尚書衛繼已奉旨接任尚書令之職,在下不才,受任大尚書。侍中常竺、尚書郎李密等俱有升遷。”

說罷,陳壽便重重一歎,轉身匆匆離開。

正登車的張紹稍愣,便一頭紮進了車廂。

“出發!”

車廂內,傳來了張紹低沉的聲音。

片刻,使團隊伍過千秋池駛出成都東門,加速向北行去。

......

帝陵,彆館。

劉諶立在園中的石桌前,在天元之北,又落下一顆白子。

正這時,安平王臉色難堪,急匆匆入園而來,手中還拿著一份信箋。

“王兄,衛尚書密信。”

劉諶迅速接過,一目十行看罷,不由長歎兩聲。

昨夜大亂,尚書台幾乎癱瘓,向條、向充衝動興兵被逮拿入宮,至今無有消息。

譙周坐收漁利,連夜入宮覲見,見縫插針,趁機將空缺的官職全部替換成了他的親信。

射聲校尉一職,也被侍中常竺兼領。

左部督費立聯合一眾蜀士上奏彈劾樊建瀆職,以致尚書台遇襲,士民簿丟失。

樊建因此被罷官,由衛繼接任尚書令一職,但也不過是做個樣子,他用觀閣令史陳壽為大尚書、又將許多門生安插進了尚書台,幾乎架空了衛繼。

一夜之間,幾位主戰的忠臣儘失權柄,劉諶隻感到腦袋陣陣昏沉。

人算不如天算,事到如今,朝中能引以為援的便隻有侍中張紹了。

但今日,張紹要離開成都,往雒縣奉送降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