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劍閣鎖鑰地(求追讀!)(1 / 2)

季漢北地王 秋風渭水 5084 字 5個月前

大劍山峭壁中斷,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關門,鑿石駕空為飛梁,於此立關,置閣尉,設戍守,為西川鎖鑰,連山絕險,飛閣通衢,故名為劍閣。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

五萬漢兵據劍閣之險列營死守,關外魏帥鐘會督十四萬大軍屢攻不克,相持難下。

關內,漢營連綿,牙旗如雲,劍山上下,紫薹蒼鬆,白草青霜。

營內營外,羽檄爭馳,轅門處,日熏旗卷,一騎快馬絕塵而入,馬上斥候飛身滾落,跪於帥帳之外,大聲道:“報大將軍,關外魏軍來使!”

帳門外,一名中年將領火速挑簾入內稟報。

帳內案幾上,堆滿了竹簡書卷,左右分設小幾,二三書佐正在埋頭謄抄公文。

“大將軍,有魏使持節而來。”

書卷堆後,忽然出現一個腦袋,須眉銀蒼,白發斑駁,臉蘊疲倦之色,眼含滄桑之氣。

頰如斧鑿,鼻似刀刻,目光射來,仍殘存幾縷逼人英氣。

“人在何處?”

“關門之外。”

“去看看。”

薑維扶案起身,邁步向帳外走去。

中年將領乃是大將軍帳下督柳充,順勢從帳側的木架之上抄起了一杆精鐵長槍,跟隨薑維迅速離帳。

關城之上,漢兵戒備森嚴怒視下方。

門樓之頂,克複中原的大旗招展飛掣。

城下魏騎一人一馬,手持旌節而來,正駐足等候。

不久,薑維率帳下督柳充登城樓來觀,俄而又有三人旋踵而至,正是董厥、張翼、廖化。

見城頭漢將露麵,城下的魏軍監軍衛瓘心中鬆了口氣,暗暗在袖袍上將手心的冷汗抹去,張望城頭大呼道:“大將軍,在下關中都督帳下監軍衛瓘,奉命前來勸降,並與將軍呈上都督書信一封。”

薑維冷眼下視,不為所動,沉聲道:“鐘會技窮乎?”

“將軍此言謬矣,蜀亡之日,不期而至,我家都督憐將軍之才,念將軍之舊,方遣在下前來遊說。”

衛瓘心臟撲撲直跳,心中甚虛,生怕被關城上的漢軍勁弩一箭射殺。

若不是鐘會點了他的將,這麼危險的活計他才不會親自前來。

關城上,輔國大將軍董厥的目光頃刻之間便落在了薑維身上。

車騎將軍張翼也麵無表情地看向了薑維。

“本將不為難你,將信呈上後速速離去,轉告鐘會,雄關在此,他隻管來攻便是。”

薑維色正聲沉,對衛瓘說道,微不可察的輕歎一聲。

衛瓘也不想自討沒趣,便火速上前將鐘會寫給薑維的書信放在了關城上縋下的竹籃中,轉身全速馳回魏軍營壘。

片刻兵卒將書信呈來,薑維沒有回避眾人,便在原地拆閱:

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劄鄭喬,能喻斯好。

董厥也撫須在旁同觀,見信笑道:“鐘士季不愧是名士,文采斐然,隻可惜他不懂,伯約已不是當年的天水麒麟兒,而乃我季漢大將軍也,哈哈哈。”

張翼也搭話道:“若鐘會以此文章破我劍閣雄關,老夫豈不是成了千古笑談?”

“然也,然也!”

老將廖化年逾古稀,可依舊精神矍鑠,撫須讚同道。

薑維與三人相視而笑,順手便將這封勸降信從城頭扔下,轉身道:“鄧艾奇兵已被五殿下覆滅,鐘士季恐尚不知消息,仍在苦等捷報傳來,今日來信勸降,我料他軍糧不濟。”

“大將軍所言有理,不過咱們的軍糧也將見底,不足十日之用。”

董厥收斂笑容,也開始為軍糧發起愁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