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這才是高貴鄉公曹髦的最後一搏(1 / 2)

季漢北地王 秋風渭水 4765 字 7個月前

“杜長史,該你了。”

帳下督丘建將那封滿是署名的檄文遞到了杜預麵前。

堂內所有人都已經簽字畫押,就剩下一直默不作聲的杜預。

護軍荀愷衝著杜預晃了晃手中白刃,今夜我荀愷就是鐘都督的惡犬!

杜預自知這一劫已然躲不過去,睜開雙眼望著鐘會歎息道:“吾曾觀鐘士季武庫森森,今夜但見矛戟在前。”

“元凱初為我朝尚書郎,受曹氏之祿,卻為司馬之臣,難道這便是京兆杜氏之風骨?”

“漢失其鹿,曹氏得而不惜,今複失之,此皆天理循環也,宗室凋零,人心俱散,陛下已信天命屢讓權柄,鐘士季,你身後無主,難成大事也。”

“哈哈哈哈哈哈!”

聞杜預之言,鐘會傲然大笑,引得堂中眾人皆覺詫異。

淮南三叛,皆被司馬氏先後討平,忠於曹魏的大臣儘皆伏誅,甘露之變天子曹髦被弑,自此宗室畏服,內外順命,司馬昭之心,人儘皆知也。

沒有人會再為曹氏冒險賣命,天道好輪回,這何嘗又不是曹氏篡漢的重演?

杜預見狀,不免皺眉奇道:“都督何故發笑?”

“我奉衣帶詔也!”

鐘會笑罷,麵露哀傷之情,語氣深沉。

此話一出,眾皆麵麵相覷,滿心茫然。

衣帶詔???

不對呀,天子曹奐早已對司馬氏言聽計從,無所不應,應當沒有敢下密詔的膽氣。

杜預也在發愣,鐘會何來的天子密詔?當今天子曹奐性弱,根本不可能有如此想法。

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之中,鐘會招了招手,佐官將一封鮮血書就的詔書展開在眾人眼前。

杜預驚疑不定,上前近觀,隻見那詔書之末,清清楚楚的落款時間竟是甘露五年五月初六。

再定睛一看,加蓋其上的天子璽印鮮紅似血。

甘露五年五月己醜日,魏帝曹髦拔劍登輦,率領殿中宿衛在宮闕之下發起了決死一搏,最終功敗垂成,殞命南闕。

杜預反複觀摩,內心震撼不已,一時難以分辨是鐘會矯詔還是真的魏帝遺命。

如果這封遺命是真的,那事情可就不一樣了。

鐘會奉先帝曹髦遺命起兵,便師出有名,可以清君側誅司馬,更重要的是可一詔儘定漢中兵馬之心。

一旦十四萬大軍儘皆效死,說不定......

堂中針落可聞,良久之後,杜預心思大變,起身肅穆問道:“若此遺詔為真,不知都督欲尊奉何人?”

遺詔之上,讓鐘會奉韜晦之主,伐無道之臣,並未明說這韜晦之主乃是何人。

想來是為了安全起見另有密囑。

鐘會悠悠道:“正元元年先帝詔曰:故楚王彪,背國附奸,身死嗣替,雖自取之,猶哀矜焉。夫含垢藏疾,親親之道也,其封彪世子嘉為常山真定王。”

杜預腦中瞬間劃過一道閃電,常山真定王......曹嘉!

正始十年,太尉王淩在淮南反叛,欲擁立楚王曹彪,事敗,王淩畏罪自殺,楚王被迫自儘,其子曹嘉貶為庶人徙於平原。

正元元年,先帝曹髦複封楚王世子曹嘉為常山真定王。

甘露五年,曹髦召見王經、王沈、王業議除司馬,王沈、王業二人邀尚書王經一同告密,王經不從,旋即事敗,王經獲罪受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