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陰平兵發,入北道直上武都,數日軍至,武都無守備之兵,舉縣而降,漢軍遂駐。
劉諶又遣玄鄉侯高軌引彆部三千東攻郡府下辯。
前番雍州刺史諸葛緒糾集武都兵馬追擊薑維,後其所部又被鐘會吞並,眼下武都境內,隻有諸葛緒部將樊震掌弱兵兩千留守下辯。
聞蜀軍來攻,樊震自知不敵,便引兵棄城,遁走河池,並遣精騎火速往陳倉報信。
漢軍銜尾而至,玄鄉侯高軌望魏軍倉惶驚走,生怕有詐,便未深追,不費吹灰之力便占領下辯城池。
武都、下辯二縣,氐、漢混居,乃為兩國邊地,曆來為爭搶人口而伐戰頻頻,至今時,已是荒涼殘破人煙稀少。
但因二城位置頗為重要,大漢據之可以依靠西漢水屯兵積穀,虎視雍涼,所以必爭。
下辯捷報傳回,劉諶令高軌原地留守,並遣薑維引本部兵馬星夜北進,占據祁山。
西漢水以北,祁山綿延五十餘裡,連山秀舉,羅峰競峙,地勢頗高,乃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隴咽喉,勢控攻守要衝,乃兵家必爭之地。
延熙十九年,薑維第九次北伐曾出祁山。
而今,再度兵向祁山,爾來竟已過八載春秋,星寒月冷,戎馬倥傯。
人生能有幾,貿貿馬蹄間。
祁山道中,荒草連片,夜風拂拂,漢軍逶迤前行,薑維駐馬西漢水邊,翹首北望。
身旁李苾裹著裘皮,跨在驢上說道:“出了祁山,天水便在眼前。”
“啊,是啊,戎馬半生,間關萬裡,從何處來,終又回到了何處去。”
“大將軍出走半生,歸來鬢已星星也!”
薑維飽經風霜的臉上稍顯恍惚,不覺間露出了一絲淺笑。
回憶如畫,依稀還記得當初走馬臨陣,槍指順平侯,氣吞萬裡道:老將軍,可知天水薑伯約?
俱往矣,人生如夢幻。
軍行龍蛇之陣,旗蔽祁山之道,牙門奔走,野稚驚啼。
李苾凝眸探視,在薑維眼中看見了遊子鄉關之感,風人屺岵之思。
這一回,來去匆匆了半生的他,終於有時間可以駐馬稍解心緒了。
“報~前軍已至木門穀。”
斥候來報,打斷了薑維的思緒。
木門穀,通往西縣,當年丞相北伐,曾在此設伏陣斬魏軍名將張郃。
過木門穀,可達西縣,西縣北接渭水,南通川蜀,地處茶馬古道,因產鹽巴,又稱鹵城。
出征前,鄧艾曾言天水形勢,太守王頎帶走了天水魏軍主力,留天水主簿韋德署理郡務,又令校尉梁汾督兵兩千扼守西縣。
其時,司馬昭舉半國之兵發動伐蜀之戰,魏軍上下皆誌在必得,邊郡精兵俱從征伐。
薑維知天水無兵,便命裨將襲祚為先鋒,引兵三千,大張旗鼓直逼西城。
西城內,守將梁汾正榻連鶯燕,臂攬柳肢,睡得大汗淋漓。
太守王頎率兵從征,天水上下將吏十去七八,梁汾受命留後,乃因他好色膽小,王頎看不上眼。
但這也正合梁汾心思,教他們打去吧,戰死幾個,再升調幾個,說不定就輪到我梁汾進步了。
現在他隻是個校尉,等伐蜀成功,說不定他能頂個牙門的缺。
正做著黃粱美夢,屋外忽來急報。
“報~有敵來襲!”
梁汾悠悠轉醒,迷迷瞪瞪地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