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經常作亂的東道諸王,繃著臉,仔細審視著。
而大元的文武百官,也仔細審視。
每一隻侍衛親軍歸誰掌管一清二楚,從每支隊伍旗幟就可以判斷。
這一下子就能看出誰的實力強大。
今日的燕貼木兒尤為高興,傲然立著。
許多人圍繞著他,自成一個中心。
眾人的誇讚之語像不要錢的往外蹦!
更讓燕貼木兒高興的是,一些遠道而來的蒙古諸王也是低三下四,對他是馬屁亂拍,這對他一個色目人來說,沒有更爽的事情了!
劉淵繞有意思地看著各群體。
伯顏,掌權後號稱要殺掉天下五大漢人姓氏:張、王、劉、李、趙。
此時,竟然和一些漢人禦史坐在一起談笑風生。
他的身邊還有一些蒙古諸王,例如郯王徹徹禿。
這些蒙古諸王與東道諸王、嶺北諸王不同,都是隻有封號,沒有封地,一般是大元用來製衡其他諸王的。
誰能想到這兩部分群體,是伯顏上台後重點清理對象?
劉淵心中暗道:“好你一個司馬老賊!”
伯顏奸詐,不亞於司馬懿啊!
但,此時還不是主要矛盾。
可用。
劉淵餘光撇了一眼左方的元太後卜答失裡,她盛裝出席,麵色紅潤,雙眸望著下方的侍衛親軍,眼眸異彩。
“太後,我弟燕貼古思,為何不見蹤影?”
聞言,元太後微微一愣,道:“小兒頑皮,怕衝撞了今日大喜之日,我命他在宮裡休息。”
劉淵微微一笑:“再長大點就好了。”
“我打算過幾天就命翰林兼國史院的人擬旨,立燕貼古思為皇太子。”
“並且打算在隆福宮左側,為他建造太子宮!”
“以作為居住之所。”
而聽聞這些話語,周圍侍衛的大臣,諸王也收回注意力,仔細觀察、側耳傾聽!
這可是大事情!
事關下一任的領導核心。
每一個人都得反複考慮,為自己,也為自己家族下注。
眾人想了想剛才所觀隆福宮的侍衛親軍,裝備精良,精悍之師,伯顏自從河南行省入大都以來,就以擁護文宗為著稱,雙方實力合在一起,再加上皇太子名義。
下一任,應該不會有什麼變故了吧!
立燕貼古思也符合大元一直以來的繼承規矩,旁觀的蒙古諸王也沒有反對之語。
燕貼木兒聞言,手中動作微頓,目光閃爍,也不知道再想什麼。
元太後露出笑容,顯然十分滿意這個安排。
今日,幾乎大元實權者、蒙古諸王都齊聚於這裡。
劉淵作為皇帝,金口玉言。
再無反悔之意!
元太後開口道:“若是文宗在天之靈,知道此消息,也必是高興。”
劉淵微微一笑。
此和睦場景,自然有懂眼色的人出來說話。
伯顏道:“聖皇能有如此安排,是蒙古之幸,是大元之幸!”
隨後諸多大臣應和!
一時間,盛宴的快樂氣氛又增添許多。
而一旁侍立的郯王徹徹禿則皺了皺眉頭,小心觀察了一眼劉淵,心中暗道:“彆又是一個明宗啊!”
“我大元,何時能真正穩定。”
作為當年親自迎立明宗之人,他多少對當年明宗之死有些懷疑,後來文宗治理大元不錯,他就壓下了。
但是,眼看著明宗的最後一個孩子成為皇帝,而且,成了皇位衝喜之人,他的內心多多少少有些不舒服。
這時,遠處驀然傳來一陣騷動。
一位宦官匆匆忙忙跑了過來,嘴裡喊著:
“太後,大事不好。”
郯王徹徹禿心中咯噔一下。
又出事了?
燕貼木兒、伯顏等人也紛紛側目,眼中充斥著疑惑,腳步微微移動,警惕四周。
他們腦海的第一個反應:有人乘機作亂!
畢竟,大元類似的事情太多。
元太後的心猛地顫了一下。
她有一種直覺,這件事情和她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