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伯顏的一番努力沒有白費。
任命伯顏之弟,脫脫之父馬紮爾台為禦史大夫。
任命脫脫為知樞密院事,同時繼續提調忠翊侍衛都指揮使、升侍衛府府正。
於是,經過如此一番操作之後,伯顏一方的勢力表麵看起來大漲,手中的兵力也沒有銳減。
但是,脫脫一方的勢力增長地更多,同時除了左右阿速衛的兵力還在伯顏親自掌控中,剩餘的兵力被分到了脫脫手中。
劉淵決定,接下來就是接觸脫脫,試探是否真如曆史中所描繪的那樣,是能夠大義滅親的忠臣。
脫脫,大元後期的極其重要人物。
他瞧不慣伯顏的所作所為,助力元順帝推翻了伯顏的權臣統治,開啟了大元的改革,被稱為“脫脫更化”。
在老師吳直方的幫助下,他大改伯顏舊政,恢複科舉取士,置宣文閣,開經筵,遴選儒臣以講經,並整頓吏治,使元朝政治為之一新。
可惜,在一派至正中興、天下太平的假相下,元朝以妥懽帖睦爾元順帝為首的統治集團進一步腐化墮落,政治更加黑暗。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高郵之戰。
張士誠被圍困高郵。
脫脫率領百萬大軍,即將攻克。
結果,元順帝下詔削脫脫兵權,臨陣換將。
高郵城下百萬元軍亂作一團。
大軍百萬,一時四散。
其散而無所附者,多從紅巾軍。
高郵戰役元軍不戰自潰,是元末農民戰爭的轉折點。
從此,各路農民起義軍轉被動為主動,重新掀起規模更大的武裝起義高潮。
而後脫脫被貶冤死。
元史評價極高: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極人臣而不驕,輕貨財,遠聲色,好賢禮士,皆出於天性。至於事君之際,始終不失臣節,雖古之有道大臣,何以過之。
若真的和曆史中描繪的一樣,劉淵決定要好好重用脫脫。
調整完兩大勢力之後的人事。
劉淵自然而然也沒有忘記自己一方勢力。
首先,他將老章從外地掉回中央,升知樞密院事。
劉淵此身之父元明宗,曾在泰定帝時發動叛變,逃難間關虎口,老章隨行護送。
後元明宗被迎回後,老章任秘書卿。
可惜,很快文宗繼位,老章被外放地方。
老章作為明宗親信,天生就打上了劉淵的標簽,而且,此人在曆史上多次立功,頗受信任,鎮壓過多次蒙古諸王叛亂,後被加封為和寧王,以嶺北行省丞相知行樞密院事,俾鎮北方邊境。
當然,另一方麵。
也有此人是畏兀兒族,色目人的緣故,他的兄弟很多,大多都在地方當官,且多為要員。
將他升上來,一方麵增強自身勢力,一方麵也向色目人發出信號,他劉淵幾次做的事情,可不是故意針對色目人。
到了元中後期。
在中原的實力,色目人隱隱約約超過蒙古人的實力。
劉淵可不想徹底得罪所有色目人。
畢竟,許多人還有用處。
史書中原本投奔伯顏的人,現如今暗地裡投靠劉淵的闊裡吉思等人,也有不同的官職調整,比如闊裡吉思就由中書左丞升為平章政事,由正二品升至從一品。
等等......
與登基之時比起,朝廷終於有些許改變。
至此,大元朝從燕帖木兒一家獨大,變成撒敦、伯顏、劉淵三足鼎立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