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薑浩這樣一下子就有了很大成就的學生來說,學校是不會用本科的課程來約束他的,他是自由的,但是作為一個自由的自學者,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學什麼。
不過還好,薑浩有一個智者老師——柯萬頃院士。
圖書館裡,薑浩已經把柯萬頃院士推薦的書目和論文讀完了。
這些書目和論文,都是柯萬頃院士推薦的、跟薑浩要寫的那篇跟混沌原理和無窮小極限有關的文獻。
但是讀了這些書目和論文,薑浩還是覺得腦袋空蕩蕩的,一點關於要寫的論文的構思想法都沒有。
所以他就開始自己在圖書館找書和論文讀了。
而當薑浩自己在找書籍和論文讀的時候,他就覺得很無聊,因為大部分知識要麼是重複的、要麼全部都是水的。
尤其是那種名字越看起來厲害的文章,往往都是越水的。
還是經典的是最好的,所以薑浩在啃一整套的《華章數學譯叢》。
這一套書作為數學入門是真的很不錯。而且難度很低,對現在的薑浩來說,讀這些教科書,就像是讀網文一樣輕鬆。
像是上輩子沉迷在網文一樣,現在的薑浩沉迷在了這一套《華章數學譯叢》之中。
隻不過上輩子薑浩沉迷網文,完全是不過腦子,可能轉念一想,連主角的名字都記不清了;
但是這輩子看這數學書,薑浩記得很清楚,因為書中的知識都快速轉化成了他的智慧。
……
《無窮小的極限向下光滑性研究》
坐在燕京大學的圖書館裡,薑浩簡單構思了一下後,在空白的Word文檔上敲下了論文的題目。
這題目是很早之前薑浩就確定的。
他那篇《基於混沌原理的地煉石化產業未來研判報告》被嚴格保密了,但是關於其中一些基礎理論部分薑浩是可以寫的。
所以,薑浩就寫下了這個論文題目,主要內容是通過研究無窮小的極限,解決“混沌原理”預判過程中的數據敏感性問題。
論文的題目和主要研究方向雖然確定了,但是這篇論文具體怎麼寫,薑浩還是有點無從下手。
雖然腦袋裡積累了很多知識,但是怎麼把這些知識整理出能讓大家讀懂的學術語言,這還需要薑浩好好思考一下的。
坐在圖書館裡的薑浩盯著空白Word文檔上一閃一閃的光標,有點無聊地扣著手指頭。
此刻,繁華的夏天已經過去了,時間都已經到十月底了,校園裡的同學保守的女同學已經換上了長褲了,“風景”少了很多。
寫論文沒思路的薑浩沒有“風景”看了,於是一眼【考勤打卡係統】:
【宿主:薑浩】
【健康狀態:85%】
【每月打卡:
1,鍛煉打卡:每周七天,六天鍛煉打卡時長不少於40分鐘,休息一天,全勤27天,已打卡25天;
2,讀書打卡:每周七天,六天打卡讀書時長不少於四個小時,休息一天,全勤27天,已打卡25天;
3,存錢打卡:每月存錢1000元,已存金額0。】
【額外能力:
1,論文寫作技能;
2,解除大腦極限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