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大寶這次要去的,是由雲角州的另一大勢力嶽家所控的韓城。
韓城嶽家與定南牛家,在這雲角州一南一北,算得上是執牛耳的存在。
自平蠻之役過後,仙朝便漸漸被動又主動地收回了投射在雲角州這處平蠻主戰場的力量。
莫看這裡隻是一處小小的邊州。
當年如果不是因為兩儀宗幾乎把放任蠻亂做大的這種做法擺上了台麵,又毫不屑於遮掩自己的吃相,明目張膽地做下了派出門下弟子大肆收集生靈血氣這等惡事,所以才給了仙朝過問此事的由頭。
又是因了兩儀宗這種惡劣行徑,所以直接導致他家引發了山南道其他勢力的眾怒,這才放任仙朝入場。
若不然,大衛仙朝是幾乎不可能在由兩儀宗實控的雲角州內,如此順利的派入這般多直屬於仙朝的修士參加平叛的。
也因了兩儀宗理虧,被大衛仙朝趁機尋到了錯處,這才給了仙朝染指前者底盤的機會。
而仙朝也靠著平蠻立威的關係,在雲角州重拾了部分民心。
這也導致當時的山南道總管沈靈楓,甚至還產生了重新將仙朝勢力的觸角,伸進雲角州的想法。
而重明宗的張祖師,便是因著這個機會,才得以從分李州張家分宗出來,改在平戎縣開宗立派的。
類張祖師這些老卒,此後便作為依附在仙朝的這顆大樹上的枝丫,開始茂密生長起來。
在沈靈楓的引導下,他們也逐漸產生了要把兩儀宗從整個雲角州徹底擠出去的念頭,爭取讓這個稍有些重要的邊州重歸王化。
然而沈靈楓的想法最終並未成型,究其原因,無非是仙朝的敵人並不隻有兩儀宗一家而已。
山南道不是京畿道。
仙朝三尊元嬰,百位金丹的力量看似強大無比,但他們在這七十六州府內隻有寇仇,沒有朋友。
道中的其他勢力或許樂得看兩儀宗的笑話,但有一點看法他們是絕對保持一致的:山南道不該有一寸土地重新歸於仙朝的治下。
雖然礙於開國太祖那盞忽閃忽閃的魂燈,大家還未徹底跟仙朝撕破臉皮,明麵上還儘都尊仙朝為主。
但若仙朝再產生些什麼彆的不該有的想法,他們也會用手段,讓全天下都去看看仙朝的笑話。
好在兩儀宗也未把事情做得太難看,沒有選擇直接與仙朝開戰。
但他家依然靠著在本地強大的影響力,使出了諸多鬼蜮伎倆,給仙朝造成了許多麻煩,令得後者不堪其擾。
而自蠻亂後這近二百年裡,大衛仙朝縱是在其京畿腹心之地,也同樣是烽煙四起。
作為朝廷肱骨的沈靈楓,在這種境況下,自然不能久留在雲角州。
他得帶著他的平蠻大軍早些還師,替那群宗室膏粱們先把門口的火滅了才行。
因著這兩個原因,便使得仙朝在雲角州越來越衰弱,衰弱成近些年這樣近乎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以平戎縣衙為例,莫說想收些稅款了。就是康大掌門從衙門口過路的時候咳上一聲,都能嚇得那位練氣二層的縣尊抖一抖。
而在這近二百年間,更是有不知道多少仙朝安插的棋子,都被由兩儀宗安排的爪牙連根拔起。
之所以張祖師的重明宗作為仙朝“餘孽”,還能夠相對安然地傳承至今,則全賴於二代祖師把門派敗落得太快這件幸事。
那時候人家動手的時候,眼睛裡根本就沒重明宗這號勢力。
如今雲角州大部其實都已經被兩儀宗重新掌握手中,連縣衙內的主官、佐貳也都是由兩儀宗的爪牙,甚至直接選派低階弟子擔任。
隻有平戎縣和隔壁斤縣等少數幾個縣邑,因了是平蠻之役中心戰場,受了大戰波及以致靈脈紊亂的緣故。
暫時還處於仙朝管不了,兩儀宗又懶得管,這樣的權力真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