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莫衷一是?(1 / 2)

“見過縣尊。”鄧百川在重明坊市待得時間不算短了,近來還升做了市尉,卻還是頭一回登了重明宗這小門小戶的門檻。

按說康大寶剛回來的時候,他便該上門了。

畢竟他的消息慣來靈通,早就曉得了康大掌門將來要統管平戎縣與重明坊市這兩檔子買賣的事情。

隻是鄧百川骨子裡頭多少還有點兒京畿子弟的傲性,在康大寶任狀未下來之前,他還是有些抹不開臉麵來尋這個泥腳漢。

但這日卻有大事要與康大掌門商量,鄧百川也不得不登門拜見了。

“鄧市尉太客氣了,”康大掌門收禮的動作還有些生澀,簡單寒暄幾句過後,引著鄧百川入了正堂。

淨爐燃香,賓主落座。

康大寶輕輕扣響身前的靈木條幾,墨兒步子輕快,從堂後出來,隨命看茶。

這丫頭如今出落得愈發好看了,連鄧百川這見慣了市麵的人物,都禁不住下意識的多看了兩眼。

見此情形,康大掌門忽的有些擔心起來。心中盤算著這丫頭既沒有道途可言,那近來還是跟師弟們再商量下,看看配給下頭哪個小子吧?

至於這堂內伺候的事情,還是讓康大厚從重明城中挑幾個乖巧的凡人女娃好一些。

“火龍前輩歿於陣上,伯爺開恩,拔擢他的兩個血親晚輩入了州廷做事。至於這重明坊市新任的築基,多半是要從哪個新投效來的築基勢力裡頭挑選一個過來。”

鄧百川想了半天,最後還是選了這件事作為談話切入的話題。

火龍道人已死,州廷便是尋到其屍身,也可明明白白地驗出,其是死在了真靈門築基的靈獸口裡頭。康大掌門的手上乾乾淨淨,並不怕遭火龍道人的後人記恨報複。

當然,若是能尋得個合適的機會,可以將火龍道人的血裔屠個精光,康大寶也是樂得如此的。

他聽了鄧百川對於重明坊市新任築基的猜測,倒是頗為讚同。鄧百川依著州廷的大勝之威,不愁壓不服這些坐地虎。

而今的兩儀宗的確在踐行著與匡琉亭的承諾,正在逐步減弱其對雲角州方方麵麵施加的影響。

在這樣的背景下,州廷對於雲角州各處勢力的控製力堪稱與日俱增。

許多曾經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勢力,如果沒有遷徙他州的勇氣與機會,也不得不城頭變幻大王旗。

此次小吳山一役又戰隕了幾個縣中主官,州廷撫恤完後,卻再未依照慣例,從這些縣官出身的小門小戶中挑選繼任者,而是直接點了不少之前指揮不動的築基真修充任。

聽說便是那些還活著的練氣縣令,州廷也會在不久的將來,一一裁汰掉。

康大寶覺得這消息多半不假,不過他自己這任命既然是匡琉亭親點的,多半也換不到他頭上來。

坊間傳聞,按照南安伯的意思,要爭取在半個甲子之內,將雲角州所有入品官員都換成築基真修擔任。

這便是件相當艱難的事情了,匡琉亭顯然未將全部的希望,都放在收編雲角州這些心思各異的本地勢力上頭。

原本潁州費家、安山袞家這類匡琉亭的核心擁躉,就已經在做將家中一些庶脈、偏支遷徙過來這件事情。

而自小吳山之役州廷勝了之後,京畿各家響應匡琉亭的移民實邊之策的速度又提了起來。

他們中間縱算有那吝嗇到連自家的庶脈、偏支都舍不得的,那麼將旗下一些不起眼的小族、小派支應過來,總是不會心疼的。

匡琉亭以築基之身生擒正品金丹一事,已在京畿一帶傳開了。

弘益門的解意上修自然是成了各家口中的笑話,可匡琉亭在各家心頭的份量卻要重上許多了。

僅越階而勝在這些高修眼中,可算不得什麼。

大衛仙朝富有四海,許多常人眼中的所謂“天才”,在他們這些大人物的眼裡頭,其實也不過是如過江之鯽一般,屢見不鮮。

練氣勝築基、築基勝假丹的事情雖然艱難,但能做得這等事跡之人,每隔些日子,總能冒些出來。

可似匡琉亭這般的,便足夠驚才絕豔了,往往一兩個甲子都未必能出來一個。

是以像往雲角州移民實邊,這類舉手之勞的事情,一些與仙朝更為親近些的名門望族,也都是願意給匡琉亭一些麵子做一做的。

於是僅這近三個月以來,從京畿遷來雲角州,有名有姓的門戶,便有十一家之多。

好在州廷近期才將兩儀宗在雲角州的鐵杆打掃乾淨,倒也無虞沒有靈脈給他們做封賞之用。

這十一家勢力的帶隊之人中,便是連假丹丹主都有一位,築基真修十數人,練氣修士則要更多。

這些也隻是先頭小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修行勢力會舍得丟下自己凡人根本,而這個遷徙的過程則是相當漫長的。

不過築基勢力下頭庇護的凡人少則數十萬,多則百萬,也沒有誰有本事可以儘數遷過來。

不說成本若何,隻是從京畿到雲角州的這番長途跋涉,對練氣初、中的修士而言都不會簡單,那些身體羸弱的凡人就更是如此了。

哪個勢力若想一次性將百萬凡人都遷來,除非是請頂尖的金丹上修甚至元嬰真人出手,否則這些人中的十之七八都要死在路

上。

而那等人物便是匡琉亭都請不來,尋常的小勢力就更是連見都難見得到了。

於是這些才遷來雲角州的勢力卻也隻能選擇修士護送、飛行馱獸、靈舟...這些較為常見的運輸方式,將所屬修士的直係血裔先遷過來了。

至於其他的凡人,則多半會在留守修士的帶領下,一批批地遷徙過來。

不過按州廷的意思,這件事情暫時還做不成,僅是溝通協調這一路上的坐地虎便是件麻煩事。這一路途徑的有好些州府裡當家的勢力與仙朝關係並不和睦,很難求得個方便。

雖然遷徙凡人的事情還需得從長計議,但隨著這京畿十一家門戶的到來,州廷於雲角州的根基又紮實了許多,卻是不爭的事實。

如此一來,曾經被練氣散修都嗤之以鼻的各縣主官位置,似是又變得值錢了不少。

康大掌門倒並未感到多麼開心,重明宗如今要做的事情數不勝數,更彆提他還要為自己謀算下築基一事。

是以康大寶是真沒心思再將精力投到平戎縣這上頭,隻想著要是幫羅恒把腦袋粘回去,就能把他救活才好。

鄧百川此時若是曉得康大掌門在煩惱什麼,定會哂笑一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