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巡丁見仗(1 / 2)

第280章?巡丁見仗

若說此時寨下圍陣的眾修們個個都噤若寒蟬是有些過了,但若說一句忐忑非常,卻是相當貼切。

那散發修士都已算得上是整個長寧宗練氣弟子中一等一的人物,卻被對麵那自稱“重明袁二”的矮壯漢子,如此輕描淡寫的打殺乾淨。

往常大家談論的都是重明宗中的築基真修如何如何,隻道他家祖墳冒了濃煙,竟然能夠連出兩名冰葉。

卻是未有人想過,他家練氣之中,居然也有這般出眾的人物。孤身挑殺同階真傳、單騎衝垮百修陣勢.

這等人物,便是在橫跨數州的土霸兩儀宗中,都扒拉不出來幾位。

幾個領頭的葛家子弟此時麵色難看得很,散發修士在族中的地位可比他們要高了太多。

他們這些不值錢的若是敢就這麼揚長而去,那待這消息幾番發酵,再傳到族中尊長們的耳朵裡頭,必然難有好果子吃。

隻是看向寨牆上本來人心惶惶的修士們變得躍躍欲試、聽得對麵甲葉鮮亮的敵陣聲音洪亮、氣衝霄漢,他們又覺靠著手中這二百餘士氣衰敗的各家聯軍,難有勝算。

這決心卻是難下,但他們舉棋不定,袁晉卻是徹底沒了耐心,一直垂向地麵的黝黑鐵杖突地舉起來,原本整齊地杵兵聲與勸降聲倏地一滯。

“攻!”

“攻!攻!攻!”巡丁們收起長兵,齊聲高喝,額上的赤紅抹額一齊亮起,照得各自身前的甲葉再添一分血色。

緝盜所中的巡丁雖然早早的便脫離了重明宗的管轄,但重明坊市市尉鄧百川既然是袞石祿這麼一個老行伍的得意門生,自在兵事上頭,有番見地。

雖然在其眼中,緝盜所中的巡丁儘是愚氓之輩,無一個能夠成器。但因人製宜本就是為將之人該有的一門手藝。

鄧百川這些年來,當真在緝盜所的巡丁們上頭,著實費了不少心思。

也因如此,現在的袁晉對其頗為感激。

蓋因這些巡丁們經過鄧百川這些年的調教,進退之間頗有章法,陣型轉換已算純熟,便是他們早先身上的桀驁野性也早已被嚴肅整齊的軍紀煉化消弭大半。

至少在偷偷自忖自己比康大掌門還要知兵許多的袁晉看來,這支隊伍在雲角州中,也算得上是強兵了,幾乎與蠻亂時受仙朝征召結成的那些經年鄉兵相比,都已不逞多讓。

袁晉年歲還輕,自是沒有目睹前輩們入山平蠻的風采。但張祖師的手劄可不止康大掌門一人看過,袁晉將祖師所述一一對比,自覺手上這隊人馬不差。

這便夠了!袁晉心下大定,看向那數倍於己的寨下眾修,眼中竟是連半點忐忑都無。

當年那個隻靠著一雙鐵拳便可入山獵獸、扶持師兄、庇護師弟的少年袁晉似是又重新回來了。

這些年來他終日枯坐禪房,練氣誦經、煉器育人、為人夫、為人父

日子平靜的過了太久,使得連他自己都漸漸忘了,他袁晉曾是長輩們寄予厚望的猿魔傳人、曾是十二歲便蓋過了廢物師兄風頭,衝陣斬敵的英偉少年。…。。

撕心裂肺的“攻!”聲震得遠隔二三百丈的寨下眾修都是擰緊眉頭,近在咫尺的袁晉卻是不覺有異,反覺悅耳。

戰火硝煙的味道似正在“嗖嗖”的往鼻腔裡頭灌進去,勾得袁晉雙目赤紅,突然生起來一股子欲要立即奔馬將對麵眾修竟都碾碎的豪氣。

袁晉曉得自己這並不是受了《白猿經》的影響。

蓋因他用心參研這般久的時間過後,自覺縱是張祖師複生,於這部功法上頭的見地也未見得能比自己強。

從前袁晉隻要心中生起殺意,便會受《白猿經》影響,殺戮過甚,難以自拔;

但現在卻是不同,袁晉幾乎已經可以徹底屏蔽《白猿經》的負麵影響。

而至於康大掌門從前言之鑿鑿的“走火入魔”之象,在這些年中更是從未有過。

這門曾經讓重明宗曆代先人都又愛又恨的道法,終於被二百年餘年後的一個矮壯晚輩馴服,這樁事情倒是令得袁晉私下時候頗為自得。

“攻!”

緝盜所由康大掌門當年所立的巡丁兵製,照舊是依照大衛軍法所設,十人成火、五火成隊。

這支隊伍中的火長全是康大掌門的熟人,邵氏兄妹、風家兄弟各占其一。剩下的那一人,則是那唐固霍家曾經的編外贅婿錢留擔任。

錢留運道不錯,他畢竟隻是個無名無分的,遂縱算霍家倒台了,這罪責也很難牽連得到他的身上。

因了在霍家覆滅過後,錢留無地可去,想起來了康大掌門還算厚道,便幾經輾轉,投在了緝盜所下混口飯吃。

卻不想這一舉動反還因禍得福,蓋因“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俗語不是虛言。

這錢留自離了霍家過後,修行反變得更為發憤,堪稱進步神速,比起從前連厲害散修都比不得的本事,可要強出了許多。

在這一二年間,更是銳意進取,直接坐上了火長的位置。

自此便有了嬌妻美眷、置了田宅地產。如今的日子,比起自甘下賤做那贅婿的時候,不知要強出許多。

是以錢留現今對於康大寶的敬意倒要比邵萌之流還要濃上幾分,他率領麾下甲火一馬當先,同持丈高精銅牌,迎著對麵的金矛火殳疾速奔去。

這精銅牌是由摻過少許二階金傷水的風銅精粹所製,每一麵足有千鈞之重,非法力渾厚者不得馭使。

邵家兄妹所帶乙丙二火是為跳蕩選鋒,手中法器各異、身披各色甲胄,皆是後期修士,至少習得一門小成道術,在隊中已可稱精銳。

風家兄弟所帶丁戊二火皆都手持金光步槊,這步槊是鄧百川從州中各地搜羅回來的平蠻軍械,乃是當年沈靈楓上修在山南道請來三階器師為州中鄉兵定製成型的製式兵杖。

品階算不得高,隻是一階中品,但卻正合丁戊二火中這些修為相較孱弱的巡丁所用。

當年那位三階器師定製這款製式兵杖目的便在於此。

哪怕是持槊之人隻是低階小修,百人成陣過後亦是長槊如林、槊頭金光可攻可防,無有短板,便是尋常築基真修見了亦是難以下手。…。。

這樣的兵杖,才是最為符合當年處於道消蠻盛之勢下的雲角州眾修所用製式兵杖。

錢留帶著手下一火人不疾不徐,十麵精銅牌看似分隔很開,但其實係出一脈,合用之時,自有陣勢、混為一體。

哪怕對麵飛撲來的金矛火殳、木刺水箭愈發濃密,錢留與手下眾修都已被震得青筋暴起、口角掛血,但足下步法卻是未停。

二三百丈的距離說來不近,但便是尋常武宗也不需多少工夫,即能快速跑過。

但錢留與手下袍澤卻仍是扛著重達千鈞的防禦法器、頂著寨下眾修無儘道術砥礪前行。步子縱算邁得慢些,但總算沒有停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