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休息,白建軍是睡到了自然醒,雖然老師讓白建軍和夏建紅負責後勤,但是該乾的活白建軍是一點沒少乾,炊事班也就是能比同學們早回去一個小時準備三餐,白建軍自己也是累的夠嗆。
好好收拾了一番之後,白建軍又找來了夏建紅,兩個人又對了一遍後勤所有的花銷,在全部統計了一遍之後,確定沒有算錯,隻剩明天上學之後交給兩個班主任,白建軍和夏建紅身上的後勤工作才算是完成了。
再次返回學校上課,並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雖然彆的排帶去的糧食都有剩餘的情況,但是三連一排和二排也沒有學生家長來學校找事。孩子們乾了什麼活,吃了多少東西,大家都能算出來,也沒人來學校無理取鬨。
又上了不到一周多的課,就迎來了新種花23年的生日。從去年開始,政府再次調整了國慶慶祝的方式,由大規模的群眾遊行改為了遊園活動。
在國慶期間京城這邊的勞動人民文化宮、中山公園、頤和園、天壇公園、陶然亭公園、紫竹院公園都有節目豐富多彩的遊園活動,學校也會組織同學們參與其中。不過有的地方的遊園是免費開放,有的卻必須憑借請柬才能進去。
相比於大規模的遊行,遊園活動的儀式色彩相對淡化,但群眾狂歡的性質還是保留了下來。
白建軍他們就被學校組織去了天壇公園。此時的天壇公園裡,主道的上空,掛著巨大的紅色條幅,上麵都是“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這樣的標語,道路兩旁的電線杆上,也掛著花燈。
白建軍和同學們來到天壇公園之後,發現無論是現在還是自己的前世,一到節假日,各個地方人山人海的場麵,從來就沒有變過。
一隊小學生經過白建軍他們身邊,這些孩子都紮著紅領巾,無論男生女生,統一的都穿著白襯衫,唯一的區彆可能就是男生穿著藍褲子,女生們都穿著藍裙子。看他們統一的著裝,就是學校合唱團的,這些孩子都是有表演任務的。在合唱團的小朋友過去之後,更多的小學生接踵而至,他們雖然穿著樸素,但是臉上的興奮卻是掩飾不住的。
除了學生,工人、官兵,乃至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各自單位的組織下,參與到遊園活動中來。可以說同白建軍的前世一樣,國慶假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難得的放鬆的時刻。
不過這輕鬆的時刻,也就是國慶節這一天,過了國慶節,白建軍又投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直到10月末,白建華從郊區的學校回來開始實習,而白建軍也迎來了為期一個月的“學工”的經曆。
白建軍他們的這個“學工”可不僅僅是去工廠參觀那麼簡單,而是真正的下到車間。如果有幸能遇到一個好師傅能用心教,學生也認真學,不說畢業之後能分配到廠子,起碼有了一份香火情,以後招工的時候人家也會想到你。
有幸運的,也有不幸的。那樣的話,學生們就是當一個月的小工了,哪怕工廠內的一個一級工,也能使喚來使喚去。
白建軍也不知道自己是幸運還是不幸,幸運的是白建軍被分配到軋鋼廠的後廚,這就不用擔心吃不飽的問題了,但是不幸運的是,食堂掌勺的大師傅叫何雨柱。白建軍一看到這位,眼裡滿是同情以及怒其不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