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能夠入選親衛隊,本身就證明自己是最優秀的。相比其他人,你們建功立業的機會最大。
欽差大臣有令,斬殺一名叛軍士兵,賞銀二兩。
本將保證賞銀會足額下發,中間不會有任何克扣,更不會拿寶鈔充數。
若是有誰能夠斬殺五名以上的敵軍士兵,就可以選擇成為本官的家丁。
家丁的待遇,你們可以自己去打聽,絕對比你們在家中刨食要強。
走出去,那就是體麵人。
鄉下的裡長、差役,絕對不敢欺負你。
往後家裡交稅,沒人敢給你用大鬥。
官府征發徭役,也會給予優待照顧。
遇到事情受了委屈,還有本將給你們主持公道。
……”
想想也是無語,給士兵們的畫餅居然是成為家丁,而不是許諾升官發財。
這是畸形軍事製度下的副產品。
在大虞朝當兵,不光底層士兵的日子難過,基層軍官的生活也非常苦逼。
衛所中小旗、總旗一級的軍官,同樣需要自己下地耕種,也會為柴米油鹽發愁。
朝廷不發放軍餉,遇上大災之年,日子還是會過不下去。
募兵的日子略好一些,俸祿加各項補貼下來,每年的收入大約是15兩~18兩。
遼東前線的募兵更多一些,平均下來每月將近2兩,一年的收入大約是24兩。
可惜這些都是理論數字,大虞的官兵就從來沒有拿到過全餉,打折才是常態。
軍餉從戶部賬目劃出,就會漂沒三成。實發到了士兵們手中能有五成,那都是
將領清廉。
士兵能夠拿到六成以上軍餉的,隻有朝廷最重視的京營和邊軍。
很多部隊,還要扣夥食費、軍服錢,一年到頭往往都是白乾。
指望立功升官,擺脫苦逼的命運,同樣是虛無縹緲。
和平年代隻有邊疆有仗打,那裡是將門的天下。普通人表現再怎麼優秀,也很難跨越百戶的門檻。
在這種背景下,指望人家自願參軍,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走投無路,但凡是有的選擇,就沒人會從軍。
家丁的情況更好一些,因為是自己人,銀餉通常能夠保證。
進入軍營後,身份一般是主帥的親兵。表現優異的,也可以在軍中任職。
隻不過主將調離後,家丁也會跟著離開。仕途發展,完全和主將綁定在了一起。
從眾人激動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不少人有所意動。
就算前麵沒聽過五城兵馬司,在進入軍營之後,大家也知道這是一家好衙門。
沒彆的原因,純粹是每天三頓乾的管飽,偶爾還能吃上一頓肉,這和以往他們認識的軍隊完全不一樣。
彆看他們是獵戶屠夫出身,天天和肉打交道,好像小日子過的不錯,實際上的生活同樣清苦。
大虞朝發展到現在,彆的都不多,就是人口多。
一片集市有一兩名屠夫足以,不可能所有子弟,都子承父業。
獵戶情況更慘,山林都被世家大族給霸占了。想要進山打獵,必須經過人家的同意。
就算有所收獲,大頭也被彆人拿走了,還要承受朝廷的賦稅。
哪怕沒有盤剝,山林能夠養活的人口,也非常有限。
按《大虞律》,獨子不在征召範圍內。
能夠被送來服役,在家中的地位肯定高不到哪裡去,繼承家業鐵定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