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演武篇;三、化勁(2 / 2)

乾坤圖籙 雨中魚欲歌 12960 字 5個月前

據說詭異剛開始的時候,一些沉浸於國術一輩子的大師就是如此,他們突破沒有瓶頸,快速的突破到了化勁境,修煉速度這才慢了下來。

“同人不同命啊。”

周蕊不由的想到了自己突破化勁時,練神入魂這關是怎麼過的,趕緊搖頭。

差點迷失心神,走火入魔,現在回想起來,還心有餘悸呢。

“果然,悟性好的人,就是牛逼。”

這麼難的關卡,這麼簡單的就度過了。

……

“暗勁圓滿了,比預計的時間,快了兩個小時。”

到也正常,在修煉的過程中,不斷的熟悉,不斷的進行著小幅度的優化和改進,時間再次縮短,很正常。

“可以突破了。”

紀緣回顧一下《虎形拳》中關於突破到化勁的說法。

“虎神入魂?這是什麼故弄玄虛的說法……”

根據紀緣的理解,就是引動凶虎神韻,與精神產生共鳴,引導勁入與身體進入更深層次的融合,突破身體的桎梏,從臟腑,進入骨骼。

對於擁有凶虎拳意的紀緣來說自然不用那麼麻煩。

直接用凶虎拳意引導勁力入骨即可。

整個突破的過程,沒有一絲意外。

當溢出的暗勁湧進骨骼,一種新的勁力自骨膜間誕生。

“化勁。”

詭畫空間的直徑也不出意外的提升到了十六米。

“可惜,並沒有發生質變。”

看來隻有超凡才可以。

“化勁也是國術當前的最高境界了,後麵就沒有了。”

化勁,是國術的終點,卻是他的起點。

“這一境界,需要沉下心來,仔細研究。”

紀緣借助不朽靈光,仔細感知分析著化勁。

“化勁,發於骨,又鍛於骨。”

就像明勁“發於肌”,又反過來強化肌肉,暗勁“發於臟腑”,又反過來強化臟腑一樣,化勁“發於骨”也會反過來強化骨骼。

三種勁,一脈相承。

“勁發於筋骨……”

直到此時,紀緣才明白之前看過國術相關的資料中反複提到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勁發於筋,這點沒有疑問。

明勁暗勁雖然沒有專門的強化筋,其實也從來沒有落下筋,隻是筋是勁的根本,沒有專門提及罷了。

而勁發於骨,原來紀緣以為是化勁之後才誕生的,但是感知之後,紀緣發現,其實“勁”起源之地,正是“骨”。

隻是之前的“骨勁”,因為沒有突破到“化勁”,藏的太深,哪怕是紀緣,假若不去仔細觀察,也很難發現。

“骨勁即為根本勁。”

身體所有的“勁”,起源都是“骨勁”。

不過,人體自然產生的骨徑,非常微弱。

人類自身很難察覺。

當然,骨勁雖然微弱,但是傳導到“筋”時,就如加了杠杆般,產生了巨大的加成,再傳導到肌肉,再次加了杠杆,力量比之骨勁時,已經得到了難以想象的加成。

“練武之人,首重根骨……”

紀緣也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骨為人之根。

“骨勁”也為“勁”之根。

骨勁強,根即強。

根基強,練武的天賦自然就好。

這種天賦好,和悟性好不同,是非常不講道理的。

哪怕沒有那麼強的悟性,隻靠天賦,也可以輕易度過突破時的道道關卡。

尤其是化勁這一關。

更為看重根骨方麵的天賦。

“練神入魂,果然是武者的自嗨。”

涉及到神魂維度,還處於物質維度的武者怎麼可能弄的明白,掌控的住,他們可能隻摸到了一點皮毛。

這些,不過是一種對過程的描述罷了。

根本不是法門。

當下國術修煉,突破化勁,靠的根本不是‘突破法門’,而是根骨天賦。

“根骨天賦,有先天的,卻也有後天的。”

在這靈氣複蘇的時代,年齡越小,受到的影響也越大,後天的根骨也就越好。

就像周蕊,八年前才十三歲,正是骨骼生長最快的年紀,正好趕上了靈氣複蘇,加上契合靈氣,根骨得到了靈氣滋養,這才有了修煉武道的上等根骨。

“這也是最近幾年,武者突破越來越容易的主要原因。”

隻要是突破化勁的,十之八九都是因為根骨天賦。

當然,也不是說沒有根骨天賦,純造悟性,達到練神入魂的人。

隻是這樣的人,估計非常少。

鳳毛麟角。

而且,這麼做非常危險。

沒有防護,引外神入魂,極易造成神魂異變,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除非,對方不僅悟性極高,意誌也極強,才有可能阻止神魂異變,順利突破。

而就算突破了,到了化勁境,更加看重根骨天賦,他們進步的速度也要遠遠落後於靠著根骨天賦突破的化勁武者。

“很不公平?但沒有辦法,這就是現實。”

天賦,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咦?我的根骨天賦……”

紀緣感知了一下自己的根骨天賦,發現自己的根骨天賦竟然意外的不錯。

雖然沒有其它人的數據作為對比,但隻從自己做出的解析來判斷,自己的根骨天賦絕對屬於上等。

“我練武修煉的速度這麼快,有一部分應該是根骨天賦的功勞。”

要是根骨天賦很差,他修煉的速度應該會慢一點,身體恢複的速度也會慢一點。

根骨天賦雖然不是他的主要依仗,和不朽靈光和詭畫相比,作用微乎其微。

不過,也的確起到了一些作用。

紀緣也不會抹殺它的功勞。

“化勁修煉,主要靠的是樁功。”

用《虎形拳》的說法,樁功“重在養,不在練”。

到了化勁境的修煉,就不可能快的了,隻能慢慢的養。

將骨骼養的更壯,將身體養的更強,將化勁養的更多。

是一個慢功夫。

要的是持之以恒,最忌心急貪快。

“我不信。”

紀緣卻是不信這些鬼話。

雖然不隻《虎形拳》的創造者一人這麼說,基本上所有的功法秘籍都這麼說,但是,紀緣依然不相信這個說法。

“他們這麼說,不過是沒有弄明白化勁的本質,不知道如何修煉罷了。”

說些漂亮話,給自己找補呢。

“臥虎樁。”

紀緣擺出了暗勁時修改的臥虎樁。

配合著呼吸法,紀緣明顯的感知到了化勁在骨骼之間的流動。

有了暗勁自創功法時的經驗,紀緣這次沒有冒然直接用拳意引導化勁強化骨骼,而是選擇先觀察一下樁功的作用,弄明白了其中的規律,再有條理的引導強化。

“化勁隻用於骨不作用於髓。”

紀緣很快就有所發現。

化勁是在骨骼表麵流動的過程中,完成對骨骼的強化。

“看來,化勁隻適用於強化骨骼,不適應用於強化骨髓。”

骨骼和骨髓,兩者雖然看似一體,卻又涇渭分明。

隻從“勁”,就可見一斑。

紀緣心中有了猜測。

“身體之內應該存在專門強化骨髓的勁,隻是,當代武者還沒有研究出來。”

畢竟,明勁、暗勁、化勁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這,或許就是化勁之後突破的方向。”

這點,要證實也簡單。

隻要等化勁圓滿,再按之前的流程,引化勁入髓,就可以得到證實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