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是家庭會議時間,衛禾已經很熟悉了。主要是彙報一下之前的事情,說一下接下來的安排等。一般都是晚輩彙報,長輩有些事情不適合告訴晚輩,階級不一樣。
從先吃完的張凡生開始:“第六學級已經完成,打算走生物學者路線,特攻人體。”
學級是公司內部特有的學習體係,分為十級。前3級為基礎級,4到6級為通識級。7、8級為專精級,意味著開始專門學習某個方向的知識,生物、物理等等;第9級為發展級,意味著專精方向已經學完了,得去研究心的學識內容;第9級開始可以調用分配資源,最優秀的那一批人相當於學級體係的管理者,規定學級晉升製度等等。
最後的十級是特殊的定級。是個人在學識方麵做出了巨大貢獻後才能達到,並且有權重新劃分不同學級對應的知識內容。重新定級之後,第十級的人將會變成第九級。所以學級體係最高就是十級,且第十級隻是階段性的。
就像許多年前,相對論屬於第8級的物理專精,現在屬於第5學級的通識物理。
公司的一切工作都有學級要求,哪怕的單純的體力勞動都需要學完第3學級的內容;非學識性崗位,中高級的則需要學完5、6學級才能擔任,更不論學識性的工作崗位了。
外人隻會覺得這種學級體係有趣,公司人才能明白這意味著。舉個例子,如果你在做出突出貢獻成為第十學級的唯一人,你可以把之前在第九學級的人全部變成第八學級的人,他們手中調動分配資源的權利就沒有了,權利全在你手上,他們隻能跟你申請。還能逼著大批中高管理層去學習,否則他們將會失去相應的崗位。幾十年前就產生過一批學習相對論的熱潮。
這提高了知識分子地位的同時還避免了學術門閥的存在。誰欺負我,我玩命學習研究起來了,就把欺負過我的人全拉下去。
當然知識分子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存在一定的緩衝期和貢獻豁免。公司組織差點被滅了,我給公司起死回生,沒時間去學或者就是學不會,結果被一個知識分子一句話給免了崗位?這當然不可能。
具體條例衛禾沒有研究過,他沒被欺負過,學級也還差得很遠,隻是知道這麼一回事;或者說公司人都知道這一回事。
貢獻豁免其實也是有對應條例的,要求很高,還不如在緩衝期學會相關知識。
學級的存在導致公司成員特彆卷。同一個學級班級裡,你可以看到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一旦形成習慣之後還會自然學習下一個學級的內容部分內容,預防學級內容擴展,老人家的學習能力可沒有年輕人那麼強了,需要更多的時間。
在公司裡隨便找一個年齡稍大一點的都屬於高知分子。
級的體係是公司製度的核心體係。上到核心管理層,下到食堂大廚也是分級;最高級也都是定級。所以整個公司卷得離譜。
例如食堂廚師,四級開始必須懂營養學,六級還要學習相關醫學、藥性等;畢竟病從口入。
廚師目前最高級為八級,而食堂廚師必須七級才能擔任,六級廚師才能打下手。
結果是什麼呢?
公司人個個吃得身體健康,彆說長青春痘;你甚至看不到有人皮膚不好,看不到肥胖和瘦子。吃出病來?就算是拉了肚子或者看到有人麵色不好都是一件能夠整頓食堂的大事。
所以公司人極少自己做飯吃,就算是私下聚餐也大多去食堂打包;自己做的效果更多是口味更有針對性,喜歡吃辣的就做辣一點。
就像這一頓張家的家宴,飯菜都是從食堂打包回來的,畢竟這一家人沒有六級以上的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