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主要棲息在山區的森林地帶,食性較雜,主要以翻掘洞穴的方法捕食鼠兔和旱獺,奔跑時速度可達56公裡。”
“在冬眠時體溫、心跳和排毒係統都會停止運作,以減少熱量及鈣質的流失防止失溫及骨質疏鬆。”
母子倆剛要轉身離開,忽然聽到洞內傳來小熊稚嫩的叫喚。
文文不解地道:“媽咪,你不是說藏熊在冬眠嗎?怎麼還有小熊的叫聲,小熊不用冬眠嗎?”
梅蘭因摸著兒子的頭,微笑道:“忘記告訴你了,熊媽媽可以在冬眠期間生寶寶,每胎1-2個,裡麵是已經生下來的小熊寶寶啊。”
“能不能,帶一個回去喂養?”
“不行,熊媽媽會跟我們拚命的。不過,到了春季,熊媽媽常帶小熊在林中玩耍,到時候有機會,再來看看藏熊長什麼樣。”
“那我們走吧,不要影響熊媽媽喂小寶寶了。”
母子倆迅速走遠,不再打擾棕熊喂養後代。
這個季節是藏域最冷的時段,隨著不斷深入峽穀,在開闊地帶,氣溫已經下降到-25℃左右。
寒氣逼人,非常刺骨,長時間呆在野外,根本無法忍受。
這種溫度對於梅蘭因來講,堪堪合適,不影響行動。
文文則有點吃不消,這已經超出了目前能夠忍受的極限。
2人趕緊穿越樹林,在一處避風的淺洞裡暫時停歇。
此時的密林間,聽不到鳥叫與獸吼,估計都躲進窩裡過冬了。
文文的身體熱量消耗很快,趕緊掏出乾驢肉啃了起來。
時值中午,還有部分陽光穿透雲層落下。
借著點點暖意,吃了乾糧後,總算勉強能夠挺住。
梅蘭因明白,晚上氣溫將更低,至少會下降到-30℃以上,必須在太陽落山前,找到可供棲身的地方。
根據昨晚交談了解的情況,以及車載電腦上網查詢的資料,她知道這雪山之中肯定有溫泉存在,如果能夠找到的話,晚間禦寒問題迎刃而解。
實在不行,隻能繼續往前趕路,30公裡處就有巴族的居住地,到時可以借宿一夜。
要不,就想辦法燒火取暖,度過一夜,明天再往回趕。
她讓兒子待在洞裡,自己卸下背簍,將弓箭給了兒子防身用,自己飛身攀上崖壁,尋找溫泉去了。
半個小時後,梅蘭因一臉無奈地回到原地,向兒子攤手,示意沒找到。
文文吃了一堆鹹乾肉,喝了幾口青稞酒,全身熱量充沛。
有點口渴了,抓起一團白雪往嘴裡塞,冷水入喉,打了個激靈,不過很快恢複正常。
他笑著看向媽媽,點頭示意自己沒事,可以出發了。
梅蘭因見兒子狀態不錯,也不含糊,背上背簍,2人再次出發向前趕路。
在食物消化帶來的熱量供給下,文文繼續保持較快的速度前行。
經過不斷地運動,血脈暢通運轉,手腳開始回複靈活。
沿途有幾處雪崩,2人一邊借著險要促進身體機能協調,一邊找尋溫泉所在。
遺憾的是,直到臨近少數民族居住地,也未能發現可供取暖的地方。
在一處懸崖,母子倆通過高清望遠鏡,終於看到了在下方高山圍住的凹地,果真有居住人家,是巴族聚居地。
村中的景象,讓2人大開眼界。
南邊山峰崖壁下麵熱氣蒸騰,明顯是一處大型溫泉,泉水彙合雪水從村邊經過,形成永不冰封的溪流。
溪流旁邊,不少巴族婦女在洗衣舀水,男人們在砍柴或編織藤簍等,老人抽著煙鬥在閒聊。
穿著鮮豔服裝的小孩,正在村中平整的乾地上玩耍,無憂無慮地嬉戲,一片熱鬨祥和的氣象。
木屋、石屋、帳篷,屋舍顏色式樣五花八門,錯落相間。
屋前屋後掛滿獸皮、臘肉、乾果、雪蓮乾莖等物件,家畜四處溜達,尋找食物。
村外白雪覆蓋的地方,一直延伸到山壁下,種滿了大小不一、顏色鮮豔的雪蓮,迎風飄舞,猶如花的海洋。
村口用棘藜築起了簡易圍牆,用以阻擋林中野獸的侵擾。
整個山穀因為溫泉濕潤的緣故,溫度高出外界不少,真是一處世外桃源。
借著駐足觀賞之際,梅蘭因又向兒子普及民族風俗。
“史籍記載,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山區繁衍生息。”
“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
文文對其中不清楚的地方,提了幾個問題,梅蘭因一一進行了解釋。
此時,天色已近黃昏。
梅蘭因考慮到各方麵因素,不到萬不得已,不想叨擾這些少數民族。
她讓兒子待在山峰一處雪洞裡,自己準備在天黑前,爭取找到溫泉的源頭。
功夫不負有心人,1個小時後,梅蘭因興衝衝地回來了,告訴兒子一個好消息,已經發現了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