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果城區雖說壓力最大,但通過沙赫爾少將親自調度,東岸的一個炮兵陣地,專門提供間歇性炮火支援,始終壓製住了對方後續增兵的前進速度。
三分之二的燃燒彈、剩餘的全部戰鬥機器人、所有9台激光炮與鐳射炮都放在了這塊,有力鉗製敵人進攻步伐,實施有效範圍殺傷。
利比拉上校,將巴果城區指揮權,移交給了伊斯坦上校,將增援部隊,各分一半投向卡爾沙和巴果,親自趕赴卡爾沙指揮戰鬥。
戰局陷入膠著狀態,根本分不清孰優孰劣,雙方都有機會達成自己的目標。
卡爾沙、巴果和邁吉城區。
原本困在封閉通道中,逃生希望渺茫的聯盟防化部隊,在苦苦尋找爆破縫隙時,突然受到猛烈的鑽探轟炸,幸存者從昏厥中醒來,發現前方通道出現亮光,立即明白生還的機會到了。
大家都奮不顧身地跑向坑洞口,或隨水上浮。
正在混戰的Y國士兵,想也不想就掏出手雷往下扔,對坑洞裡掙紮的敵人來個鍋裡端。
聯盟士兵則死命纏住對手不放,為坑道裡的同伴爭取上來的時間,戰鬥變得愈發緊張混亂。
晚上7點半,夜幕開始降臨,三處戰場依舊火光燭天亮如白晝。
除了邁吉城區,東岸最後一批增援部隊到達後,穩穩地守住了全線,沒讓成隊敵人進入第二道河溝。
爭奪最激烈的卡爾沙、巴果城區,已經有好幾股聯盟部隊進入了城區中心,與分散排列的大小暗堡駐守人員短兵相接,進行殊死較量。
形勢已經非常危急,如果沒有反製措施,失去一個城區肯定在所難免。
“啟動反擊方案!”
沙赫爾少將盯著屏幕中的煙花夜空,下達了反擊命令。
轟!
轟!
轟!
東岸的2個炮兵陣地同時發力,向著卡爾沙、巴果城區第一道防線外圍,集中發射仿製子母燃燒彈、集束炸彈,給對方增援部隊造成範圍殺傷。
幾十架無人機,攜帶最大負荷的爆破彈,從高空臨近聯盟的移動炮台,投彈後繼續返回,實施第二輪轟炸,直到飛機或彈藥消耗光為止。
距離卡爾沙、巴果城區外圍2-3公裡遠,各有一座小山包,此刻在山包地底40米深處,正集結了1000多名精英戰士。
接到命令,立馬沿著數條垂直碳纖維軟梯上升,借助夜色掩護進行反包圍,打亂對方的陣腳,破壞後方的供給車隊,從現實、聲勢和心理上形成逼迫。
為了保證偷襲部隊順利衝出地麵,沙赫爾在指定時間前2分鐘,已經命令東岸炮火,覆蓋了一輪,儘力清空了附近的聯盟防守部隊。
在兩座小山包的4個隱蔽出口,Y國的偷襲部隊悄悄摸出洞口,10人一組分向各個目標,實施閃電戰術。
噠!噠!噠!呯!呯!呯!嘭!嘭!嘭!
隱蔽出口,Y國偷襲人員持續不斷湧出,迅速與附近巡邏的士兵交上了火。
一時間槍炮聲大作,聯盟一方雖然有所防範,但遭遇如此突襲,還是慌了手腳。
此刻,聯盟一方幾萬人的兵力,已經全線壓上三個城區。
留在後方臨時基地的供給部隊不足6千人,平均每處不到2千人,雖在人數上比偷襲部隊多上幾倍,但幾乎都是醫療、後勤、運輸、維修與工程人員。
戰鬥力弱且比較分散,難以形成有效狙擊力量,很快就陷入了混亂之中。
在偷襲部隊的乾擾下,聯盟一方進攻兩個城區的重型坦克、移動炮台、運輸車輛、醫療車輛、激光炮與鐳射炮發射陣地,頓時亂了套,忙於應對突然襲擊暫停了工作,有效地緩解了守城的壓力。
負責進攻卡爾沙、巴果城區的後方指揮官,眼看局勢就要失控,卻不敢輕易命令部隊回援。
戰場形勢騎虎難下,如果通過喇叭召集最後一批撲向城區的士兵回頭,不僅降低奪取城市的勝率,還會壓垮戰士的信心。
可如果任由對方破壞,後方基地不保,彈藥無法運送供應,炮火支援失去作用。
能夠連夜占領城區還好,一旦前線陷入僵持,在缺乏補給的前提下,後果不堪設想。
後方指揮官心理很清楚,原本強提的軍心士氣喪失殆儘了,這場戰鬥也就徹底失敗,誰也承擔不了責任,全軍都得完蛋。
因此,他狠下決心立即組織身邊的警衛人員、防守部隊,親自帶領他們拚死抵抗,依靠人數優勢暫時維持住了糾纏局麵。
不過,隨著偷襲人員的持續增加,聯盟丟掉後方基地是遲早的事,除非十幾公裡外的大後方守備部隊, 2小時內能夠趕來救援,否則難以為繼。
前線,雙方的無人機,各自攜帶不同的彈藥,在對方的固守陣地上傾泄怒火,形成雙重打擊。
三個城區的戰鬥如火如荼死傷遍地,在烈焰炙烤與槍林彈雨裡化作人間煉獄。
卡爾沙、巴果兩大城區已經被突破第三道防線,雙方在中心區域展開巷戰,狀況空前慘烈。
Y國隱現不敵之象,完全靠著一股意誌在戰鬥。
邁吉防線牢固,穩當地抵禦了猛烈的進攻,並抽調部分人手支援岌岌可危的卡爾沙,苦苦支撐局麵。
一方竭儘全力衝鋒進攻,期待曙光的出現。
一方死守城區中心,等待轉機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