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三駕馬車
毫無疑問,橄欖球是美國當之無愧的第一大球,商業價值和市場份額都遙遙領先,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不要說收視率輕鬆破億的超級碗了,單單隻說每一年的選秀大會——
選秀首日的直播節目,收視率就輕鬆超過NBA總決賽和MLB世界大賽。
根據統計,2016年,美國全年電視節目的收視率總榜,前五十名裡,橄欖球包攬了足足四十七個位置。
霸主地位,無人能夠挑戰!
可是,相較於橄欖球的人氣和影響力,球員的收入卻著實有些寒磣,令人汗顏。
NFL最頂尖的巨星球員,年薪收入也隻有三千萬美元而已;在NBA之中卻比比皆是,隻能算是平均水準而已。
目前,耐克讚助橄欖球員的代言合同,最高數值就是每年兩百五十萬美元而已,包括曼寧在內的多位聯盟頂尖球員都是相似級彆的合同數字。
這,就是頂級水準了,放在勒布朗-詹姆斯的十億美元合同麵前,簡直就是嬰兒和巨人之間的落差。
原因呢?
為什麼橄欖球貴為北美第一運動,球隊、聯盟、轉播權的收入和價值全部遙遙領先,但球員收入卻如此低迷?
從理論角度來看,這不科學,甚至是違背規律的,NBA和NFL的球員之間也屢屢公開討論如此差異。
但從市場角度來說,卻再正常不過。
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球員人數太多。
在籃球場之上,隻有五個人,一支球隊球員總數最多為十五個人;但是橄欖球隊之中,每支球隊擁有五十三名球員,僅僅首發球員就至少二十五人,每一場比賽能夠登場的輪換球員則達到四十人以上。
可想而知,橄欖球比賽裡,五十三人分割商業空間,自然無法和籃球比賽的十五人相提並論。
當一個品牌試圖利用職業球員代言與消費者建立聯係的時候,棒球和橄欖球的球員數量太過龐大,這導致了他們合同數字的下降;籃球球員以及個人球員,尤其是網球和高爾夫,總是能夠得到更高的價格。
另外,NFL和NBA讚助代言的價格差距之大,著實有些駭人聽聞,籃球球員可能動則上億,但橄欖球球員卻連千萬合同都拿不到,還有一部分原因則是球鞋消費市場的特點所造成的。
橄欖球球鞋和足球球鞋一樣,都是釘鞋,非常專業,用途專一,這就使得普通受眾無法在日常生活中穿著,相對應的是籃球鞋的平易近人,人們可以自由地選擇籃球作為日常用鞋,這也導致了市場基數的本質區彆。
在這裡,邁克爾-喬丹和耐克合作的“Air-Jordan”係列則扮演重要角色,真正讓籃球鞋成為一種時尚,方方麵麵地滲透進入日常生活。
得益於此,現在喬丹每年都能夠從耐克得到至少一億美元的分紅;而且,這才僅僅是喬丹的分紅而已,可以想象耐克的收益多麼可怕。…。。
於是,讚助代言合同的數字,也就有了天差地彆。
事實上,不止是讚助代言,NFL球員的工資水平同樣遠遠遜色於NBA,除了球員基數龐大的因素之外,還有工資帽的問題——
NBA是軟工資帽,例外情況一大把;NFL則是硬工資帽,毫無通融餘地。
不過,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視線,重新回到品牌讚助上。
NFL的官方讚助商是耐克,各支球隊的球衣和裝備都是耐克,但耐克沒有完全覆蓋買斷,球員們的手套、球鞋以及球衣裡麵的快乾衣等等配件,還有比賽之外的個人訓練服,這些都是可以自由選擇讚助商的範疇。
目前,NFL的另外一大官方讚助商則是安德瑪,這個由職業橄欖球球員創建的品牌自1998年開始與聯盟合作,負責非比賽運動之外的全部服飾讚助。
場外的話,阿迪達斯、彪馬等等品牌也在持續展開激烈競爭,儘管他們沒有能夠和NFL官方合作,卻持續不斷尋求球員合作,期待從北美第一運動身上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