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歲酒看到周遊的臉色,就知道周遊的心中也是有些想法的。
畢竟,周遊已經不止一次說過“我也知道一些水鬼故事”。
最主要的是,這一趟來銀華府的十三人是由周遊帶隊,如今又失蹤了四個人,周遊總歸是要擔上一些責任。
如今有了引出水鬼的法子,周遊心中生出‘若是由我引出水鬼,是否要少擔責任’的想法,亦屬於正常。
看到周遊不說話。
其它人也終於注意到了周遊的表情。
立即便有人說道:“要不周兄也講上一兩篇故事?”
周遊就顯得有些猶豫:“法子是懷瑾想出來的,我若也講……恐怕不妥吧?”
“沒有什麼不妥吧?反正都是引水鬼現身,故事越多吸引力自是越強的。”
“是啊,林兄與我等交情甚厚,周遊心裡自然也是想救林兄的,我覺得懷瑾當不會介意才對。”
“懷瑾認為呢?”
眾人紛紛勸說,目光都看向李歲酒。
李歲酒就笑了笑:“這飛雁湖本就極大,若是由兩人同時在兩處講,引出水鬼的概率反而要更大一些。”
他沒有去阻止周遊。
正如他所說,兩個人講故事比一個人講故事,概率更大!
不過,他還是交待了一下,讓周遊不要走得太遠,以免出現意外。
“懷瑾放寬心。”
周遊自然就表示自己隻在一旁講,不會走得太遠。
而事實也是如此,周遊隻走了約一百米便停了下來,這個距離可以互相看見,卻聽不到對方的聲音。
其它的金鱗才子們自然就分成了兩拔,五個人跟著周遊而去,三個人留在了原地,聽李歲酒講故事。
李歲酒看向紀青竹:“若引出水鬼,能護得安全嗎?”
“可以。”紀青竹點頭:“雖然城外和城內不同,但我福善堂精銳如今儘在此地,即便是鬼王亦能斬!”
李歲酒點了點頭。
雖然,他身邊隻有紀青竹一人。
但許有福和畢十二等人應該已經埋伏在了暗處。
那便開始吧!
輕咳了兩聲,李歲酒開始講起了故事。
【許姓,家淄之北郭,業漁,每夜攜酒河上,飲且漁。飲則酹地,祝雲:“河中溺鬼得飲。”以為常。】
這篇故事,自然也是出自於《聊齋誌異》。
講的是一個姓許的人,以打魚為生,每日夜裡都會在河邊飲酒,而每次飲酒時,又會將酒灑地上,說:“願河裡的落水鬼,也能乾上一杯!”。
眾人聽到這裡,都是微微點頭。
這故事看似是以許姓打漁人為切入點,可明眼人都能聽得出來,實際上講的卻是水鬼的故事。
而接著,李歲酒就講到。
其它人在這裡打魚,總是一無所獲,隻有許某滿筐而歸。
後來,有一夜,許某正獨自飲酒時,卻有一個少年前來,在他身旁邊徘徊,於是,許某也請他喝酒。
隻是,這一夜卻未得漁獲。
許某有些懊喪,而少年則起身道:“請讓我到下遊替你趕魚吧。”
不一會兒,果然有魚群湧來。
許某撒網捕撈,一下捕到了好多魚,而且,都是一尺多長的大魚,便向歸來的少年道謝,少年卻言說:“我屢次叨擾你的美酒,這點小意思哪談得上報答?”
許某雖心中生疑,卻還是沒有多想。
於是,相約每夜相聚共飲。
故事講到這裡,眾人都聽得有些入了迷。
因為,一篇故事,通篇講的竟全是人與鬼之間的情誼。
至於水鬼害人?
則是完全沒有!
眾人還是第一次聽到有這樣的‘水鬼故事’,心中既感覺到新奇,又覺得故事中的一人一鬼實在令人深思。
而李歲酒自然是邊講邊聽動靜,他隱隱的聽到湖麵上有一些細微的水聲響起,不知是不是幻聽?
沒有多想,繼續講述。
正如眾人所猜測的一樣,這篇故事主要講述的便是許姓漁夫和河中水鬼之間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