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卬答應了太史伯的請求。事情談妥了,太史伯先去休息了,公子卬才把輿人和章愷重新召入內。
“農稅的改革,關鍵在財政。財政有錢,即使失敗了,也不過是讓利於野人,來年改回來便是。可如果財政不支,恰逢改革失敗,那對於長丘而言不啻於滅頂之災,到時候可能連國人、士人的口俸都發不出。
加上之前卬的資金都來自於國債,債務總是要還的,長丘的財政已經被我用得七七八八,繼續新財源的注入。
現在有一個機會,解決財政的窘境。那就是去衛國招商。”
“啊?”章愷詫異道:“據我所知,太傅此行不是為了求娶衛國公女麼?”
“卬早有意出外招商,由官府出麵,把長丘特產推向中原,同時也從外國采買宋國緊缺的貨源。
對外聲稱求娶衛國公女有諸多好處,首先一路上的開銷有衛國負擔,其次一路上可以大張旗鼓,圍觀者眾多,於賣貨而言,可以廣而告之。”
“愷不懂。經商之事,明明商賈就可以去做,為何要官府親自出麵。太傅身為貴胄,在衛人看來豈不是有失身份?”
公子卬道:“殷商時,商賈為貴,有周以來,商人地位漸漸下行。各國官府多重農桑、用士人,而輕商,尤以姬姓國為甚。這是不對的。
我長丘有工匠能製燒酒、紙張、火折子等好貨物,奈何銷路打不開,以至於不能暴富。雖然商賈可以自己拓寬銷路,但與官府招商相比,有不足之處。
首先,商賈在姬姓國身份低賤,當然鄭國除外,行商時,難免為他國權貴盤剝、欺侮。司徒以稅務之名勒索商人,司城以防火之名勒索商人,地痞流氓以保護費為名勒索,甚至小小的門官也會刁難。可若我以公子之身,親自與衛國高層交通,誰敢造次?
其次,商賈難免結仇。譬如火折子若銷往衛國,衛國的陽燧必然滯銷。陽燧說白了就是青銅製成的凹麵鏡,尋常商賈哪裡能批量生產青銅製品?他們連銅礦都沒有。因此陽燧的產業多寄於大公族之下。我若販賣火折子到衛國,必然遭到陽燧生產者的抵製。斷人財路,殺人父母,必有大公族出來報複長丘商人。以區區商賈,如何敵得過卿大夫之家?若非長丘官府出麵,如何頂得住?
再次,商賈開拓見效慢。一個外國來的行商,沒準明天就卷鋪蓋跑路了,因此對於外來行商,衛人多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可如果長丘官府出麵,是以太傅的信譽背書,不會賴賬,就會有人想到先付定金,預定貨源,大量采購。長丘現在百廢待興,拿到資金就可以增開工坊,擴招工人,快速致富,等一有錢,再發明新的貨物,一步塊,步步快……”
公子卬是溫州人。在後世,整個浙江官府都把招商引資當成是官府的頭號工作。例如,湖州官府規定:“區縣ZF領導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精力、平台主要負責人要有50%以上精力用於招商引才。”公子卬實驗室的師弟曾感慨過:“你們浙江從海外招商,搶到訂單,我們**人才有機會去浙江打工。”
章愷若有所悟,彈劍的輿人更酸了:“隻怕太傅招商成功之時,則是農稅改製之日,我等輿人怕是連野人都不如矣。”
公子卬道:“莫作悲觀想。招商成功後,財政自然寬裕,輿人的口俸自然水漲船高。”小吏的統戰價值肯定要比小農高,公子卬不可能不儘力籠絡,明朝就是因為裁撤了郵政局的小吏,導致商洛英雄逼死崇禎帝。“不過,到時候可能就改農稅為糧食買賣的商稅了,不會再保留這麼多輿人的編製了,我會儘力勸說多餘的輿人從軍入伍,畢竟財政寬裕了就能養得起更多軍隊了。”
“真的!”輿人很高興。輿人也是士人出身,家世清白,接受過基礎的技擊、射擊、禦術教育,是合格的兵員。士子中,軍人的待遇可比輿人好得多,軍人是用來收拾彆家的軍人的,自然等有較好的夥食供應,而輿人是用來對付食不果腹的野人以及不懂劍術的國人的,沒有必要吃的太好。
……
“嗬!”出發的那天,太史伯看到公子卬隨行的隊伍,人都嚇傻了。
“太傅,你這陣仗……你是奔著相親去的,還是打算攻陷敝國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