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
這一戰過後。
燕國的領土麵積,從3萬多平方公裡,增加到了近8萬平方公裡。
新增加的雍地,雖較為貧瘠,不太適合發展農業,卻很適合發展畜牧業,可大量的飼養牛羊馬,大大提高肉類的產量,還有奶製品等,都能顯著提升國民的身體素質。
總之,吞滅了雍國後,燕國頓時從一個農業國,變為了農牧並重的國家,如同用兩條腿走路,發展潛力和上限,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更不用說,還增加了30多萬的人口,讓燕國的總人口,突破了100萬,成為了一個人口大國,這也意味著發展上限的提升,畢竟人多力量大。
但即便這場滅國之戰,打的非常漂亮,凡是參戰的將領與士兵,都收獲巨大,賺的缽滿盆滿。
公子昊卻笑不出來,並不是很開心。
因為他是這場戰爭中損失最大的那個。
20萬金。
這場戰爭僅僅持續了兩個月,就花掉了他20萬金,好不容易積攢的錢財,頓時少了一小半。
若是打的時間再曠日持久些,他的存款說不定要見底,成為一個窮人。
“不能速戰速決的戰爭,就是一頭吞金巨獸,是百分百的虧本生意。”
“這個道理,便是黑幫都懂,他們更願意用談判解決問題,不會動不動就火並。”
“軍事征服是下策,成本極高,如果你足夠富裕、文化吸引力強,無需發動戰爭,周邊國家的百姓,會主動跪舔與向往,這才是真正的上策。”
“再者能用金錢輕鬆買到的東西,何必打打殺殺?統治國家也是需要成本的,國家越大,統治成本越高,要處理的麻煩無窮無儘,小國的土地雖少,但更容易富起來。”
所以公子昊個人,不是特彆推崇開疆拓土,他隻想安安穩穩的種田賺錢。
“兒子,這次滅了雍國,讓周邊不少國家害怕了,居然建立了一個反對我們燕國的聯盟。”
“聽說他們還打算封鎖邊境,要讓燕國的貨物不能過境,不想跟我們做生意。”
“兒子,你再拿50萬金出來,我去把這幾個國家滅了,看看還有誰敢與我們燕國為敵!”
這天上午。
燕王烈快步來到了世子府,氣衝衝的說道。
50萬金?
公子昊差點一口噴出來。
他的家底就這麼一點,父王居然想來個全部掏兜?
“沒錢,一金都沒有。”
“父王你現在要做的,是派出使者,送上厚禮,釋放善意,安撫各國,消除他們的戒心。”
“如果安撫無效,還有國家執意跟我們作對,那就陳兵邊境,進行演練,讓他們害怕妥協。”
“若是威脅恐嚇還沒用,就可考慮采取武力懲戒,甚至直接滅國。”
“但現在讓我拿出50萬金,這是不可能的,除非等我有了100萬金,才能拿出這個數。”
公子昊當即拒絕。
燕烈如泄了氣的皮球,十分沮喪,把要價降低到了30萬金,再滅一兩個國家即可,但公子昊不為所動。
無奈,燕烈隻得放棄‘一口氣吞滅數國’的雄心壯誌,暫時聽從了兒子的建議。
……
接下來的二十多年。
雖然公子昊經常勸阻和製止。
燕王烈還是很多次的找到了借口和理由,發起了十餘場的戰爭,平均不到兩年一戰。
滅掉了周邊的衛、呂、張、羅、唐、曾、聶、琪等十一國,並兩次掃蕩北方草原,滅掉了不少夷人部落,消除了北方的威脅。
燕王烈六十三歲去世時。
燕國已膨脹為了一個麵積超過50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500萬的超級大國。
為此燕王烈得到了一個‘武’的諡號,史書裡的評價頗高。
不過真正對曆史有深入研究的學者,對燕武王的態度,大多輕視和不屑。
“窮兵黷武,一介武夫也。”
“若無聖王在背後支持,燕國早已崩潰。”
“好戰的武王,從未短缺過糧草錢財,作為一介武夫,這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是啊,能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是一位幸福的王。”
“武王雖窮兵黷武,聖王卻連續四十年,未主動發動過一場戰爭,這也不是什麼好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