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語出驚人(2 / 2)

高明能看透“加強皇權”這一點,便說明他長進了,李世民的火氣稍稍降了一些,連語氣也溫和了不少。

“高明,那你認為,該怎麼修!”

李承乾淡淡一笑,又上前了一步。

“晉室南渡,王與馬共天下。那是因為司馬氏得國不正,並兼無能,他們守不住江山,就得靠著人家。

父皇十七歲從戎,以一柄長槊縱橫宇內,數年而削平天下,除漢高祖、漢世祖未聞有如此功業的君主。兒臣以為,這江山父皇打的,也自然坐得住。”

要問他的意見,自然是皇族第一,外戚次之,崔民乾為第三。除了上述之外,還應該按官職高低劃分等級,以四後姓、酅公、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仆射為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為第二姓,各以品位高下敘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孫,餘屬不入。

不僅五品以上職事官得以錄入,就是兵卒中以軍功獲五品以上勳官者也譜中有名,而舊士族未在當朝任五品以上官者,則均被摒棄於外。

如此撰修《氏族誌》,既能壓抑了山東、江南士族,還能鞏固李唐皇朝的統治地位,兩全其美啊!

“恩!我兒長進了!可這重修,也是件麻煩事啊!”

李承乾在心裡翻了個白眼,對老頭子這種又想當xx又立貞潔牌坊的行為,他是堅決鄙視。

不過,他也有招兒。

“兒臣的老師於誌寧、孔穎達,都是學問大家,若有他們相助,想必會事半功倍。”

嗯!李世民捋了捋胡須,衡量一下。

“這倒是個辦法!好吧,就按太子說的辦。”

諸臣拱手應諾後,李世民又追問涼州之事。

涼州的事?

涼州的事,還有什麼可談的,人家都打上家門,不揍疼他,慕容伏允能長記性嗎?

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去年,段誌玄就是打的太輕了。否則洮州的羌叛,怎麼敢殺了殺刺史孔長秀,轉投吐穀渾。

至於說李大亮手裡隻有萬餘府兵,麵對二十萬吐穀渾大軍,能守住涼州城就不錯了,吃點虧又怎麼了。

程知節欲言又止,李世民看他是想說,又駁不倒朕的太子,能讓這胡攪蠻纏的老流氓吃癟,他這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人一高興,話自然就多了,李世民又問了問,該指派何人帶兵。

我朝軍威強盛,能獨當一麵的大將太多了,無論太子點哪一個掛帥,都是施大恩給人家。這也是李世民給他的獎勵,獎勵他在《氏族誌》問題上的可心之舉。

“有衛公在,何人敢奪主帥之位?不過,要問兒臣的想法,兵部尚書-侯君集可以做個副帥,輔佐衛公節度諸軍。”

李承乾又一次戳中了李世民的心思,其實,他早就打定主意,要用一場戰爭來教慕容伏允做人了。而將帥的人選,也恰好與李承乾不謀而合。這種巧合,在李世民眼裡,就是父子同心的表現。

讚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李世民當拍板,令中書侍郎-岑文本擬旨。

岑文本起身應命,恭領聖訓。

李世民則用平緩的語氣下旨:以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節度諸軍,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總管、刑部尚書任城王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並以及突厥、契苾的兵馬分道出擊吐穀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