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給馬穿鞋子!(2 / 2)

之前他們提議編織造紙,被趙泗否了,後來趙泗又說是在水裡泡著,泡散以後用細紗取出曬乾。

弄是弄出來了,就是……一言難儘。

趙泗再他們的帶領下見證到了這個時代的第一張紙。

原料是麻,色澤也並不白,看起來黑黃不均。

而且最糟糕的是,纖維很大,成條狀,紙張厚薄不均,還他娘的有破洞。

趙泗準備拿起來,伸手,一捏就碎。

“這是之前照您說的弄出來的,實在是不能用。”

“肯定不能用,我說的步驟都不全。”趙泗訕笑了一下。

他說的幾個步驟是自己勉強記得的幾個步驟,造紙當然沒那麼簡單,而且如果沒記錯古代造紙周期很長。

現在弄出來的原型,說實話也算不上紙,擦屁股都夠剌的慌,但是意義依舊很遠大。

趙泗仔細觀察現在弄出來的勉強被稱之為紙的東西分析問題。

造紙術的流程趙泗真的記不清了,但是以一個現代人分析造紙術的原理並不是不能分析。

再結合出現在製造出的糟糕紙張,趙泗陷入了沉思。

造紙的原理本質上就是分解植物纖維,然後將植物纖維重組的一個過程。

現在出現問題,要麼是分解出了問題,要麼是重組出了問題。

其中浸泡的步驟可以肯定是有的,浸泡應該是是為了分離出植物纖維。

中間缺了一些步驟也是可以肯定的,結合失敗的試驗品,趙泗開始深思造紙的原理。

“泡的不行的話,就試試煮?”趙泗開口說道。

然後……

趙泗努力回憶,印象中電視裡看到過,這玩意最終半成品的東西和水很像。

也就是說,植物光成纖維還不夠。

而且失敗品也證明了,泡完以後的水撈出來的夾雜著成條成跟的植物纖維的紙張完全不能用。

“原材料是植物纖維,不是水!”趙泗好像抓住了什麼。

泡出來以後的植物纖維還是成條的,勉強曬乾到一起也是散,鬆,碎。

那就把泡完煮完爛透的植物纖維弄碎,弄個攪拌機……

這個時代沒攪拌機啊?沒事,可以人工。

“泡,煮,弄爛,弄透,弄散,再切碎錘爛錘透錘到細的不能再細,然後再滲水篩出來,一層不夠就兩層三層!”

“對了,不能直接曬乾!要陰乾晾乾!”趙泗忽然想起來一個關鍵步驟。

錢在洗衣機裡麵洗過的經曆很多人都有,濕透了的錢陰乾和曬乾完全是兩種概念,陰乾很可能也是造紙術關鍵步驟之一。

趙泗碾碎匠人們製出來的糟糕紙張。

“你們應該早點通知我,雖然沒有造出來能用的紙,但它已經算紙了,沒有它,我不知道要想到什麼時候。”趙泗認真的開口說道。

失敗是成功之母,造紙術這玩意原理沒甚麼高大上的,尤其是趙泗還記得其中幾個步驟的情況下。

補充了關鍵的切碎錘碎陰乾晾製步驟的造紙術,趙泗有一種感覺,距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月票推薦票快捷投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