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與見李元芳隻顧低頭喝水,便知道他還對剛才的事耿耿於懷,當下調笑道:
“元芳兄,方才你這一怒不要緊,平白損失幾兩銀子不說,大人這位欽差大臣,還得向一個小小的校尉賠罪。”
李元芳聞言抬起頭,見陸與一臉揶揄之色,正欲出聲,卻突然麵色一變,急忙起身,躬身抱拳向狄仁傑請罪:“適才卑職無狀,險些誤了大事,請大人責罰!”
他雖耿直,但卻不傻,明白陸與是在提醒自己。
其實在狄仁傑麵前與人衝突倒不算什麼,關鍵是三人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暗訪真相。
而暗訪,最關鍵的就是要出其不意。
此行事關大周與突厥是戰是和。
為了此次計劃,皇帝親自下場配合,欽差衛隊佯動趕赴太原吸引幕後之人的注意,他們三人則是爭分奪秒,為的就是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耗費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若是因為他一時之爭,導致整個行動功虧一簣,他都不敢想象,自己會是個什麼下場。
見他滿頭大汗的請罪,陸與咂吧嘴,尋思自己是不是用力過度了。
李元芳與虎敬暉不同。
後者是天子親軍將領,人設就是久居高位不諳俗事的世家子弟,有心故作無心之舉,即便後知後覺,狄仁傑也不好說什麼。
李元芳則不同,現在的他還不是後來的狄仁傑親兒子兼侄女婿,他跟在狄仁傑身邊的時間還不長,如今差點捅了大簍子,此刻惶恐不安也實屬正常。
“欸,元芳,你這是做什麼,快些坐下。”
狄仁傑有些無奈地看了陸與一眼,而後拉著李元芳的胳膊,待其坐下後,長歎一口氣:
“為官者,遇此不平之事,若不能挺身而出,才是枉披這身官衣!若非眼下時機未到,我定要好好將其懲治一番,否則,這幽州治下百姓不知還要遭多少罪!”
狄仁傑不是錙銖必較的海瑞,他心裡裝的是江山社稷九州萬方,畢生所求便是複李唐神器,重回國祚正統。
而欲成大事,則必須要有所取舍,這也是無奈之舉。
否則,他也不會容忍武氏諸王在朝堂上折騰這麼久。
在他看來,隻要能為百姓做實事,不欺壓百姓,借職務之便弄點好處,也並非完全不能容忍。
至少在他有能力徹底解決之前,隻能這樣妥協。
但剛才那些幽州官兵的嘴臉,他看得明明白白。
光天化日之下,尚且如此膽大妄為。
窺一斑而知全豹,可想而知,平日裡這幽州官吏是何等的囂張跋扈,又是如何魚肉百姓的。
還未接觸,狄仁傑便對幽州刺史印象極差。
上行下效,這位刺史大人想必也絕非善類。
李元芳則是鬆了口氣,隨即向陸與投去感激的目光,兩人相視一笑。
幾人都未曾發覺,蹲坐在茶棚周圍歇腳的人群中,有一個頭戴鬥笠,穿著破舊的男子。
聽到他們的談話,男子眼前一亮,不著痕跡地瞥了幾人一眼,將幾人的樣子暗自記在心裡。
隨即再次低頭,手扶鬥笠稍稍下拉,將麵容遮住大半。
此時逐漸臨近正午,烈日當空溫度也慢慢升高,北門刑台上綁著數十名老弱婦孺,開始斷斷續續有氣無力地哀嚎,聲音引起幾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