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與覺得這人大約的確是賊心不死。
隻可惜,這次他看走了眼,挑錯了對象。
狄仁傑是堅定的複唐派不假,但卻主張和平過度進行權力交接,平日裡也是百般安撫手下一眾動輒喊打喊殺的激進派。
現在劉金暗示名單在自己手中,無非是以此為條件換取一條生路。
亦或者,這廝本來就是攪屎棍屬性。
死之前也要把名單拋出來攪弄風雨。
狄仁傑看得更遠,待皇帝百年以後,這天下,終究還是要回到李唐手中。
武氏諸王不過土雞瓦狗耳,時機一到彈指可滅,不足為慮。
此時挑起內部鬥爭,損傷的是國家元氣,得不償失。
至於陸與,則對這份名單根本不感興趣。
如果這名單真有如此能量,當初越王起兵反武之時,也不至於近乎無人響應。
眼下,盤踞幽州的逆黨基本被殲滅殆儘,而那些紙麵上的盟友,依舊不見蹤影。
謀反靠的是硬實力,而不是見不光的陰暗手段,逼急了人家聯手先把你給滅掉。
所以這份名單雖幾度易手,卻沒有誰真的把它交給武則天。
握在手中才叫把柄,一旦拋出來,那就是魚死網破,不死不休了。
眼下,見兩人似乎無動於衷,劉金愣愣地說道:“難道你們不好奇名單在哪裡?”
狄仁傑麵無表情地看著他,一言不發。
陸與搖搖頭,鬥爭果然還是要看水平的。
劉金處心積慮奔波半生,竟連這點都看不透,難怪屢戰屢敗。
暗室內陷入一片沉默。
半晌,劉金自嘲道:“原來是我自作聰明,倒讓兩位見笑了。”
當下,劉金從袖間抽出一把匕首,眼神中滿是遺憾,隨即變得決然。
他輕撫匕首,仰天長歎道:“可惜我劉金一生反武,竟落得如此下場。唉,想來是天不絕武氏!”
說罷,他毅然決然地將匕首橫於頸前,鮮血瞬間湧出,染紅了他的衣襟。
看著這一幕的狄仁傑和陸與並沒有出聲阻止。
陸與的目光落在了狄仁傑的臉上,隻見他麵露不忍之色,心道果然如此。
以狄仁傑的性格,但凡遇到案情,必定是抽絲剝繭,絕不放過任何細微之處。
眼前的劉金顯然在一係列的案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狄仁傑竟然眼睜睜看著在麵前自儘,也不詢問那份名單的下落,便能看出他的態度。
劉金一直矢誌反武,且觀其最後的遺言,似乎也並非是貪生怕死之輩,陸與覺得,這人隻怕也與虎敬暉一般,與武則天有著血海深仇。
作為皇帝恨之入骨的逆賊,劉金一旦落入皇帝手中,其下場可想而知。而那份名單也會牽連一大批李氏王公,皇帝正愁沒有機會除掉他們。
因此,眼下這般便是最好的結果了。
陸與也想到了這一層,所以方才劉金自刎之時,並未出手阻攔,任由劉金從容自儘。
如今狄仁傑既已勘破真相,自然不會再為難此人。
昏暗的密室內,陸與聽到一聲輕歎。
後來陸與從被俘的殺手頭領口中得知,金木蘭臨行前,曾交代將這些苦力全部滅口。
就在他們即將動手之時,卻被劉金阻攔,言稱其一力承擔後果。
而殺手頭領本身也不願對一眾手無寸鐵的百姓動手,隻是攝於金木蘭的威勢不得已而為之,如今既然有人願意出頭,便順勢答應劉金所請。
因而一眾苦力才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