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相繼報道(第五更,求首訂)(1 / 2)

第78章?相繼報道(第五更,求首訂)

次日,清晨。

整個江城被大雪覆蓋,銀裝素裹,白雪皚皚。

氣溫低的直教人發抖,一大清早,播音員曾雲山兜裡揣著一瓶點滴瓶裝好熱水放兜裡取暖。

早上在糧道街吃了碗三鮮豆皮,喝了杯豆漿悠閒自得,哼著昨天新聽的小芳,往單位走去。

走到單位門口,被警衛員攔住:“老曾有你們音樂電台的信,幾大袋子呢!”

嗯?有我們的信,還幾大袋子?

曾雲山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新聞台,說書台的聽眾寫信一寫就是一大堆,他們音樂台的基本上可以用門口羅雀來形容了,最多就是某位聽眾寄信來點歌。

“對,就是你們音樂台的信,你看看吧,這麼多!”

警衛員拉著兩個大袋子出來。

“還真是!”

曾雲山咽了咽唾沫,這兩大袋子,保守估計得有好幾百封信。

這是怎麼回事?

“老曾你們昨天台裡放的那首歌叫啥名兒?怪好聽的。”

“哪首?一天下來放的歌可太多了。”

“就那個謝謝哩,給臥滴哎,今僧今似臥不忘懷。”

“你是說小芳是吧?”

“對對對!你不知道,我昨天下班路上。聽到不少人都在唱這首歌呢!”

一句話讓曾雲山心裡浮想聯翩,沒和警衛員多聊,拖著兩大袋子信往辦公室跑去了。

回到昏暗的辦公室,曾雲山迫不及待的打開袋子裡的信,果不其然,一連拆了五六封,全是讓他繼續播小芳的,這時他心裡隻剩下一個念頭:

“小芳這首歌真的火了!”

……

可真正將小芳這首歌引爆的卻是長江日報的一則報道。

《長江日報》是一份具有深厚曆史背景的報紙,創刊於1949年5月23日,親自題寫刊名。

作為江城市委機關報,它是江城第一家經國家批準的報業單位和文化產業單位,也是中部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城市綜合性黨報之一。

江城日報:《能歌善舞的人民藝術家——劉曉莉同誌》

副標題《從純潔無瑕的白天鵝,到質樸純真的農村姑娘!》

“昨日,江城市第一屆春節文藝聯歡彙演於晚上十一點結束,今年的春節聯會彙演,無論是從節目的編排、演員的表演,還是舞台的布置和燈光的效果,都體現了高水平的藝術追求和專業精神。

節目內容豐富多樣,從小品戲劇,舞蹈,音樂再到話劇應有儘有!

特彆是這位劉曉莉同誌的所代表的天鵝之死舞蹈團,驚豔了在場的所有觀眾!一首歌曲小芳更是感動觀眾,在場觀眾無不落淚……”

報紙一經刊登,很快出現在街頭的報刊亭,書店裡,幾乎隨處可見。

作為江城本地報紙,《長江日報》在江城非常受歡迎的,發行量極大,最高時每日發行量可達四十萬之巨。…。。

如今經曆了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對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長,報紙作為當時重要的信息傳播媒介,自然成為了人們獲取新聞和知識的重要渠道。

報紙不僅是信息的傳播者,也是社會輿論的引導者和文化生活的反映者。

《長江日報》不僅報道國內外的重大新聞,還本地的社會生活、經濟發展和文化活動,深受讀者的喜愛。

許多單位,工廠,學校都會專門訂購,因此這篇報道一經刊登,江城的市民,各大單位職工,各大工廠的工人看到新聞報紙後,紛紛在單位裡討論起來。

“聽說了嗎?江城歌舞劇院的劉曉莉登上《長江日報》了!高度讚揚她是優秀的人民藝術家。無論是芭蕾舞天鵝之死還是歌曲小芳都引導著大眾審美,深受大眾喜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